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乌金绿电如何融合发展,院士专家问诊哈密能源转型
新京报 记者 朱玥怡 编辑 王进雨
2024-10-29 19:15

乌金与绿电,在能源转型的当下如何融合发展?


作为传统能源重镇,新疆哈密市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12.5%。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当地同样优势显著,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能源集团、哈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哈密能源之问”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立足哈密能源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实际,探讨煤、油、气、化、热、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路径。


以煤为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近年来哈密聚焦资源优势,加快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引进可再生能源企业,吸引投资。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同时,哈密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重点任务,打造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提出,“双碳”目标下要坚持多能融合科技路径。第一条主线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要保持煤炭清洁利用战略定力,发挥融合优势,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协调发展。发挥耦合反应优势,促进石化产业低碳化升级。第二条主线是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让储能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支撑。第三条主线是工业低碳/零碳流程再造。


据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闫国春介绍,哈密具有区位发展优势,有丰富的煤炭和新能源资源,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新疆重点布局区域。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第一阶段以1500万吨/年岔哈泉一号露天矿为配套煤矿,建设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及配套项目。第二阶段将按照“油化并举、平急可切”的原则确定产品方案。充分利用第一阶段资源,构建大宗石化产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延伸煤制油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另外,国家能源集团煤制油储备项目也已经在规划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与绿色低碳发展部部长景春梅认为,晋蒙陕新等省区是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和重要能源基地,鄂尔多斯、榆林、哈密等地市是其中举足轻重的能源重镇。这些煤炭资源富集区在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条件、面临挑战和建设路径上有诸多共性,可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哈密可选择“就地消纳+外送”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探索煤炭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同时,电、氢双管齐下加大新能源外送。


向绿前行,打造“西氢东送”节点


记者了解到,哈密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日照时数高达3170至3380小时,被确定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热基地和光伏基地,是“疆电外送”重要枢纽和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基地。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表示,哈密市既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禀赋,又有安全稳定的外送通道;既可以实现煤炭油气的大规模外送保障,又可以实现本地资源化利用后转变为电力的外送;既具有规模化可调节的传统煤电,又具有可开发利用的丰富风光资源,是率先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绝佳之地。


刘亚芳认为,未来,哈密各类产业脱碳对于绿氢有较大需求,同时可以将哈密打造为我国西北地区氢能源集散地、氢能出疆转运及交易枢纽城市、“西氢东送”重要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指出,新疆是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目前,新疆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50%,2023年“疆电外送”电量126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达33.3%。


展望未来,刘吉臻指出,新能源发电将逐渐成为电量供应主体,但目前还面临保供、可靠性、消纳等多方面挑战,这就需要煤电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火电将向兜底保供、灵活调节电源转变,推进煤炭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朱玥怡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发挥比较优势,开发绿色能源 山西构建“京津冀晋”智能产业带
财经
北京亮出去年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下一步怎么干?
北京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财经
两会院士说|金之钧:统筹好保供与转型,避免“运动式”减碳
时事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践行嘱托 京津冀瓣瓣同心谱新篇
时事
头条 | 界首经验,强势出圈!新华社关注→
新京号
北建大发布2025年招生新政,新增人工智能+创新试验班招生
教育
一周碳要闻: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碳报第137期)
财经
两会院士说|袁亮:智能化、无人化是煤矿深部开采发展方向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