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月26日开幕的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北京启动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也于今天公布,《实施意见》提到,到2035年,北京将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绿色经济加速演进,呈现5个特征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作主旨演讲。她表示,绿色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活动中核心的增长动力。我国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世界作出了显著贡献。
“当前绿色经济正处在加速演进阶段,概括起来有5个特征。”她说,首先是能源动力端脱碳,以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绿色化技术协同演进,正在孕育极具成长性的未来能源产业。其次是物质原料端生物基替代,以合成生物制造为代表的未来材料产业,正在加快降低工业对化石基材料的依赖。再者,加工转换环节提质增效,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高端制造业,正在与人工智能、先进能源等加速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益的跨越式提升。
此外,生产服务领域绿色业务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正在经历传统业务的绿色化,并不断涌现双碳、ESG等新业态新模式。最后,末端治理与气候适应产业升级迭代,面对环境污染治理转向常规污染深度治理和新污染物监测与治理的新阶段,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类灾害频发,迫切需要发展以气候风险识别、管理、应对为代表的气候韧性产业。
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约10%
杨秀玲表示,北京绿色技术创新资源丰富,绿色金融资本雄厚,绿色专业服务优势明显,有条件、有能力在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
“《实施意见》提出了未来10年两个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她介绍,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提升,绿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加快发展;首都花园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绿色经济区域协同与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
到2035年,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方面协同推进,绿色经济增加值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为了推动《实施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立市级协调机制,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5个方面,组织实施一批标杆引领工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杨秀玲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