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 据“海淀融媒”微信公众号消息,苏家坨镇柳林村64岁村民刘子华听说村里的“海淀食堂”要试营业了,他第一时间预订了午餐,准备在“海淀食堂”里和好友们聚聚。10月18日,“海淀食堂”柳林村店开始试营业,刘子华和好友们午餐时间满怀期待来到“海淀食堂”,看着热气腾腾的各式菜肴被陆续摆上餐桌,他欣喜地告诉记者:“太好了,村里有了‘海淀食堂’后,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用餐问题,也让大家聚餐有个好去处。”
“海淀食堂”柳林村店位于苏家坨镇柳林村河北三区74号柳林村养老照料中心院内,作为海淀区24个保留村里的第一家“海淀食堂”,其面积4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人同时用餐。为满足村民不同需求的用餐,食堂里分为一般用餐区、卡座和包间。
“海淀食堂”柳林村店不仅可以堂食,还可以在饿了么、美团等线上订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村里的老人免费配餐到家。苏家坨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刘佳告诉记者:“‘海淀食堂’柳林村店依托村集体支持,并结合村民意愿一次性地开设了早、中、晚三餐服务,这是‘海淀食堂’向海淀北部拓展的一个试点。这家‘海淀食堂’服务全龄人群,针对苏家坨镇的老年人群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化的套餐,并依托村委会的志愿者可为村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免费提供配餐服务。”
柳林村党支部书记马洪宇告诉记者,柳林村现有人口2100人左右,老年人占比四分之一,“海淀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用餐问题,还为村里老年人唠家常提供了方便,老年人在围坐就餐中相互交流,感情更加融洽、邻里更加和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村里老人更好享受用餐,柳林村60周岁以上老人在“海淀食堂”柳林村店用餐有1元到5元不等价格的优惠。
据悉,“海淀食堂”是海淀区推出的普惠共享、全龄友好的助餐品牌,旨在满足老年人、上班族、新就业群体等全龄人群就餐需求。目前,“海淀食堂”通过养老拓展、企业加盟、院所开放、园企共享及镇村共建等五种模式推进建设,其中,镇村共建模式是利用保留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房屋,采取“镇村主办+第三方运营”模式建设“海淀食堂”,柳林村店就是采取这种模式建设的。
“海淀食堂”柳林村店在满足本村村民就餐需求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在做实做细为老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打造普惠共享的“海淀食堂”助餐服务,推进助餐工作由老龄向全龄拓展,满足全龄人群改善型助餐需求。此外,每周更新食谱,保障丰富餐品品类,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满足各年龄段,尤其是老年人全时就餐需求。
编辑 张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