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养老?专家介绍了这些案例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2024-10-24 19:13
未来,老年人跌倒风险研究有望实现精细化评估、科学化分级和个性化干预。

作为2024年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第九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10月24日举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分享了科技助力智慧养老的案例和未来研究展望。

 

养老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将统一数据和接口标准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出席主论坛时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1.1%,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提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北京市也发布了相关政策,重视智慧养老场景建设和新技术研发应用。北科院2010年起投入智慧养老技术研发,形成了多个应用场景,并通过此次论坛分享研究成果。

 

据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全世界唯一一个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养老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以人工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应用还刚刚起步,亟须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和引导。

 

他说,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在联合研制国家标准《养老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该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是“统一数据和接口标准,开放业务系统市场,鼓励创新、优胜劣汰”。在介绍相关工作进展时,他表示,该标准研制工作具备开放性,调研组将分区域对各省养老信息化项目进行调研,然后通过分析和专家评审,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或标准项目,为标准制定提供原型。

 

利用老年人步态识别跌倒风险

 

在分论坛上,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星介绍了“老年人步态稳定性与跌倒风险”的相关研究。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年发生率为28%-35%。高星说,步态不稳将增加跌倒前失衡的可能性,是老年人跌倒的直接原因之一。为此,科研人员研究了多项跌倒风险评估方法和预警设备。

 

比如将穿戴式跌倒风险筛查设备别在腰带上,可以提取人体行走步态摆动腿髋关节角度数据,从而计算出跌倒风险。再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牵头攻关老年精准防跌倒技术,基于失稳预警模型和高精准姿态识别等技术,研发了穿戴式防跌倒预警器和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及时干预。跌倒报警设备基于算法,可以自动上报老年人基本信息、跌倒事件、跌倒位置。

 

未来,老年人跌倒风险研究有望实现精细化评估、科学化分级和个性化干预。比如对老人步态与平衡能力、视力和听力情况、用药情况、环境等客观跌倒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鸠杖新韵里的养老答卷
财经
国际经验分享!这场培训助力芜湖养老服务提升
新京号
来科博会!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邀你零距离感受“未来银行”
财经
机器人、无人车、修文物,北京市职教社携院校企业首次亮相科博会
北京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5月21日起举行
时事
北京科博会闭幕:展现创新硬实力 “中国智造”引领未来
财经
智能城市“破茧蝶变”!未来之城“妙不可言”
新京号
怀柔师生AI搭子越来越多了
新京号
对话首席丨一揽子金融政策出炉,撬动的机遇与投资“火花”
财经
孤儿助学扩面提标,民政部全学段保障|新京公益4月播报
公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