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未来生活?科学家走进怡海小学与学生面对面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巫慧
2024-10-21 23:56
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科学家精神,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人工智能和真人的区别是什么?”“AI是如何做到像人一样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人工智能是怎么‘看’世界的?”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走进丰台区怡海小学,与四年级小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进行科普讲座。


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邀请院士、专家走入北京各所中小学校,开展系列“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座,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科学家精神,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走进丰台区怡海小学。受访者供图


由热门话题引入,探讨AI应用边界及伦理


“若干年前,人们对于科技力量的想象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从四十多年前的《铁臂阿童木》动画片中的机器人制造引入,再到当下热门的AI数字人、大模型文生视频,陈虔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和可感可知的日常生活切入,带孩子们了解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人工智能前沿发展状况。


陈虔告诉孩子们,“IBM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柯洁”“2022年ChatGPT问世”,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几个标志性事件。接着他讲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浪潮,以及人工智能背后的视觉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


“人工智能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困扰。有些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做的。”陈虔由此引出,同学们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的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理的获得需要自身去体悟,要靠自己的实践。”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智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当你遇到一个比任何人都聪明的坏蛋的时候,该怎么办?”接着陈虔和同学们探讨了AI技术的应用边界问题、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用户隐私数据保护问题、失业问题等。陈虔指出,“未来人类会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我们必须勇于面对、积极拥抱。”


学生们积极与陈虔互动。受访者供图


让孩子们向往科学、爱上科学


“人工智能能否做到人类做不到的事情?”“有没有可以让AI听科学家的话、不能使坏的方法?”“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突然有了自我意识,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提出疑问,陈虔一一解答。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我们主张科学上的自由探索。”在讲座最后,陈虔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听完讲座后,怡海小学四年级学生高希然主动找到陈虔,请教关于人工智能的疑问。高希然告诉记者,自己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在家中已经尝试过动手制作人工智能机器人,这堂讲座也引发了他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及对人类影响的思考。“希望我长大后也从事相关的工作,利用好人工智能为社会做贡献。”


“科学家走进校园内,把科技最前沿的信息传授给孩子们,从小在孩子们内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启发孩子们的思考,在孩子们未来成长过程中,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北京市丰台区怡海小学教学主任李刚说道。


作为大学教授,陈虔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非常乐意和孩子们交流,“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重点不是传授技术和方法,而是激发兴趣和好奇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被先入为主的信息束缚头脑,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探索欲,向往科学、爱上科学。”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2024精神之光照亮未来——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

相关推荐
“农民导师”频登高校讲台 新型职业农民用知识改变乡村
时事
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时事
习近平的读书故事
时事
大脑、计算机与神经科学:脑科学能否改变人类的认知世界?
文化
他们以几乎无法想象的不同方式构建自己的世界丨自闭症日主题书单
文化
世界孤独症日丨让爱来,让碍走,用行动支持“星星的孩子”
健康
爱德华·威尔逊的最后作品:我们生活在一个“蚂蚁星球”
文化
有关树木的故事,从这个春天开始丨主题书单
文化
南阳市15名干部到芜湖跟班学习,都学到了什么?
时事
刘擎x林垚:在研究元宇宙的过程中,我们到底放弃了什么东西?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