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治理区浅层地下水五年间回升2.59米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樊一婧
2024-10-18 12:02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流域和区域水生态、水环境,事关首都水安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记者10月18日从水利部获悉,经过多年治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水利部介绍,结合2014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的有利时机,以受水区为重点,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19年和2023年,水利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以3年为一个周期,采取强化重点领域节水、严控开发规模和强度、加大水源置换力度、实施河湖地下水回补、严格地下水利用管控等措施,全力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经过多年治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2023年底,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较2018年同期分别回升2.59米和7.06米。根据2024年最新地下水超采区评价结果,相较2015年,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减少2.84万平方公里,减少比例达32.8%;地下水超采量减少50.7亿立方米,减少比例达85.8%;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4.82万平方公里,减少98.9%。


泉域保护治理是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水利部门对北京市白浮泉、河北省一亩泉等重点泉域,制定“一泉一策”保护治理方案,重点围绕“加大补、限制采、探索灌”开展治理,北京市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实现复涌,全市1361个在册泉点中,有水在流的达到880个,占比为64.7%。1982年断流的河北邢台百泉,自2021年7月以来持续复涌,日均出水量2万立方米,形成水域面积790亩;河北邯郸黑龙洞泉自1987年以来出现多次干涸,经过治理持续涌流,泉域日均涌水量稳定在26万立方米左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过去十年 北京PM2.5浓度降幅达66%
北京
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时事
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量较十年前减少八成以上
时事
2025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启动
时事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河北张家口市委书记赵文锋:加快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
北京
2024年北京水务新开工项目数、完成投资数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北京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
时事
北京城市副中心“南水”供水占比达95%
北京
塔克拉玛干的奇迹:绿锁流沙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