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0余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未来将纳入集采范围
2024-10-14 13:55

订阅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大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群,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然而,植入人工耳蜗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近年来,已有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江西从去年9月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以来,目前已有170多名患者接受了治疗。
据了解,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比例偏低,每年植入数量仅为5万例左右。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地方将之纳入医保报销,患者植入一个人工耳蜗可能需要自付很大一笔费用。为了大幅减轻医保基金和患者的负担,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据了解,2018年以来实行的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以量换价”的团购方式,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
人工耳蜗昂贵的价格是将其纳入医保的主要障碍,如果通过集采能够大幅降价,全国各地将之纳入医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听障患者将获得大幅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利好,特别是处于听觉中枢发育黄金期的3岁以内听障儿童,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将使他们尽早得到治疗,听力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有望产生更好的效果。
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