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10余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未来将纳入集采范围
新京报 编辑 张磊
2024-10-14 13:55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大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群,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然而,植入人工耳蜗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近年来,已有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江西从去年9月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以来,目前已有170多名患者接受了治疗。

 

据了解,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比例偏低,每年植入数量仅为5万例左右。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地方将之纳入医保报销,患者植入一个人工耳蜗可能需要自付很大一笔费用。为了大幅减轻医保基金和患者的负担,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据了解,2018年以来实行的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以量换价”的团购方式,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

 

人工耳蜗昂贵的价格是将其纳入医保的主要障碍,如果通过集采能够大幅降价,全国各地将之纳入医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听障患者将获得大幅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利好,特别是处于听觉中枢发育黄金期的3岁以内听障儿童,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将使他们尽早得到治疗,听力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有望产生更好的效果。

 

编辑 张磊


相关推荐
经济热力站丨走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区,解码首都医药创新策源力
财经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第一看点
职工医保基金支出近2万亿,全国医保最新“年报”透露哪些信息?
时事
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生产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消费
多地试行门诊按人头付费,普通人就医会受哪些影响?
新京号
上半年关店241家、营利双降,一心堂的“跑马圈地”不灵了?
消费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55个品种纳入,68个品种“出局”
消费
一周碳要闻: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革命(碳报第163期)
双碳与ESG
一周碳要闻:电力连续破万亿背后的“经济账”(碳报第165期)
财经
北京经开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