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将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编辑 樊一婧
2024-10-10 21:45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0月10日,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正式授牌,标志着具身智能产业已成为构建和完善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升级后,创新中心将致力于解决各类创新主体共性问题,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标准制定,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高效配置和融合水平。创新中心也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中试成本,加大应用场景拓展开发力度,加快创新产品在研制试用过程中熟化迭代,推动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落地应用。


2023年,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定位于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目标,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同年底,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10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出资联合组建,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2024年4月,创新中心发布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全身协同控制泛化移动能力全球领先,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多种复杂泛化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2024年8月,“天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点亮会徽,这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在世界级大会的开幕式上现场展示长程任务能力。正式亮相后的118天内,“天工”完成了2次迭代,在具身感知、具身交互、具身行为等能力上实现突破,具备了流畅的手眼协调、手眼交互等功能。


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中心目前正加速开发高性能具身智能体“开物”,将基于超过100个元技能组合,实现超过50步的复杂长程任务拆解执行。具身智能数据生产、采集、标注和存储一体化的国家级数据采集训练场正同步建设中,力争建成百万量级高密度、高质量、高通用性数据集并向行业开源开放。


同时,创新中心正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灵巧手、一体化关节、机器人操作系统和仿真开发工具链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在推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产品落地应用方面,创新中心正联合多家企业、机构,在仓储物流、工厂分拣、汽车制造、特种工作及巡检、危险场景、政务服务、产学研交流等领域优先开展试点,打造具备应用价值的落地案例。


未来,创新中心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通过百万量级的高密度、高质量、高通用性数据集,打造世界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工厂。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殷勇陪同
北京
从智能体到具身智能平台,华为“不造机器人”的AI野望
科技
北京亦庄发力“深度孵化” 硬科技企业占比近100%
北京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印发
科技
AI赋能科学研究,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
北京
北京机器人骨干企业达400余家,实现百余种场景应用落地
北京
北京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涌现
北京
全国首个!这个实践基地落地临空——
新京号
独家专访赵厚麟:北京数字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亟须打造数字友好城市范式
北京
全国首个新质生产力研究实践基地落地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