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110余盆南北盆景精品亮相颐和园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薛珺 编辑 刘梦婕
2024-09-27 15:35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27日,“舒华布实”历史名园精品盆景展在颐和园耕织图水操学堂开幕,110余盆来自苏州、广州、承德以及北京的江南盆景、岭南盆景和北方盆景精品作品汇聚,向游客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盆景艺术的风采。


9月27日,“舒华布实”历史名园精品盆景展在颐和园耕织图水操学堂开幕。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盆景起源于中国,为盆中之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具有独特风格的瑰宝。2024年是颐和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颐和园联合苏州、广州各历史名园,让江南盆景、岭南盆景与北方盆景在耕织图相遇,为游客展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步入主展区,姿态各异的盆景摆放在墨绿色的展示台上,在极具地域特点的背景衬托下,凸显出每盆盆景独特的姿态以及浓烈的人文韵味。


游客在拍摄北方盆景作品。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在北方盆景展区,一盆经过颐和园园艺师近40年养护的鹅耳枥盆景作品,受到不少游客的关注。鹅耳枥是北京盆景的代表树种,也是颐和园盆景养护技艺实践的代表,如今这盆“高龄”盆景作品经过颐和园第四代盆景传承人的养护,姿态一本多干,相互携手争春,展现蓬勃向上的时代朝气。


游客在欣赏岭南盆景作品。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在岭南盆景和江南盆景展区,广州流花湖公园,苏州虎丘、留园和拙政园分别展出多个获得各类国家级金奖的作品,榆树作品《虬龙出渊》状若虬龙、山桔作品《苍龙教子》层次雍容、六角榕附石作品《古城遗韵》依附在墙体之上,没有多少泥土却蓬勃有力,各具特色的盆景作品为游客了解三个流派的盆景提供了一站式知识宝库。


苏州盆景作品。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盆景展还展出了盆景爱好者创作的作品,鼓励更多市民游客通过了解盆景、热爱盆景,更加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展览开幕式当天还举办有盆景展赛、盆景技艺展示等活动,由苏派、岭南盆景大师为市民游客讲述、展示盆景制作技艺。本次盆景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国庆假期出游计划

相关推荐
“扬州八刻”艺术首次整体进京展出,亮相颐和园博物馆
北京
清明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225万余人次
北京
新闻多一度 | 正月初六逢立春 你知道的立春习俗有哪些?
时事
大年初三,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47万余人次
北京
颐和园梅花、蜡梅文化展开幕,河南许昌鄢陵蜡梅来做客
北京
城市褶皱里的善治之道——北京“里子行动”调查
北京
早安北京0125:夜间有降雪;国家植物园将首次举办新春奇妙夜
北京
赏花玩雪,北京市属公园开启蛇年新春游园活动
北京
全国十个城市年宵名花将走进北京商圈、公园,方便市民购买
北京
天坛公园最大规模菊花展开幕,双色大立菊花量超千朵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