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夫也
供图、支持 /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从彩绘玻璃中投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变成紫英石与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
哥特式建筑与彩绘玻璃
“混沌的心灵通过物质接近真理,当它看见真理之光,就从沉沦中复活。”
作为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承载着传播宗教教义以及感化教徒大众等重要的精神方面的意义。作为哥特式教堂重要组成部分的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也自然具有这样的宗教教化作用。
在这些色彩斑斓的镶嵌玻璃窗上,哥特式艺术家们运用最灿烂的色彩——深红色、蓝色、紫色和红宝石色向教堂内的芸芸众生讲述从创世纪到末日审判,从受胎告知到最后晚餐的救赎历史。教徒们可以通过窗户上的那一幕幕画面:以撒的献祭,摩西横渡红海,耶稣诞生,最后的晚餐以及圣安东尼勇斗群魔等,深深地沉浸在对宗教的沉思之中。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中,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核心的命题。哥特式教堂向上飞腾的建筑结构,与从玻璃窗洒下的光芒正好形成了对这种神圣体验的最好注脚。
“中世纪哥特风格大师们试图用石头和玻璃来描绘人类的宗教核心问题。他们想描绘一种张力。一方面是人立志达到天国的高度;另一方面是神屈尊向卑微者讲话。因此,哥特式运动是双向的。柱子、拱门和尖塔,像一排排准备升至天空的火箭一样连为一体,指向高空。另一方面,神的荣光透过色彩斑斓的铅框玻璃窗与卑微者相遇。这就是建筑大师们融人类理性与神的启示为一体的版本。”
彩绘玻璃的起源与发展
除了宗教精神的感召,彩绘玻璃得以出现也有赖于中世纪的技术进步,一是建筑技术的发展,二是中世纪玻璃技术的复兴。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式为彩绘玻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三个特点:使用肋架、飞扶璧、尖顶。这三样技术的使用都解放了罗马式建筑厚重的墙体,让墙壁变薄,从而得以在墙体上安装轻盈的材料,让更多的光线透入教堂。
西方的玻璃技术在罗马帝国时期曾经经历了一段辉煌,罗马帝国的衰亡让此种技术近乎失传。通过十字军东征,法国人第一次见识拜占庭帝国教堂内辉煌的彩色马赛克镶嵌壁画,而这正是源自罗马帝国的传统。最初的彩绘玻璃即源于此。到了13世纪,工艺越发成熟。
视觉美学的重要载体
在13世纪,流行着一种可以被称作摄入理论的视觉观点,认为:是物体本身而非眼睛在散发光线。正因如此,视觉与知识联系起来。
13世纪集大成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道:“考虑到视力的特性和准确性,在常见的用法中,这个词泛指通过所有感官所获取的知识,它甚至还包括智力方面的知识。”这也难怪阿奎那在谈论到“美”的时候认为:“在被感知时令人得到满足的东西就是美。”在这样一种感知论视觉美学理论的影响下,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所凸现出来的光线的作用,便自然而然地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
在早期基督教和罗马式风格时期,教堂内的光源主要是烛光,但是哥特式风格却是通过采进阳光这一过程,使室内呈现灿烂的景象。“只有哥特式教堂中,巨大的彩绘玻璃画所接受的光线是直接的,这也是其它艺术媒介不能达到的光线效果,它的艺术魅力使所有教徒都立刻感觉到来自天国的神力。”
因此,当耶稣宣布:“我就是世界的光”时,那些在色彩斑斓的窗户上跃动的光便成为上帝与人之间的媒介。即使是一位没有接受过科学和神学教育的农夫,也不难体会到光明与神圣、黑暗与卑劣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与上帝的交流。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4.07月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