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慢病可开长处方,医患双方都受益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4-09-23 23:04
在做好长处方人性化服务、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要避免这一善政被滥用和“钻空子”。

▲医生开具处方。图/IC photo


慢性病长处方能开多长?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药监局日前发布工作通知,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8类慢性病,纳入首批市级长期处方适用慢性病病种目录。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制定发布的《北京市8类慢性病长期处方用药指南》,这8类慢性病患者,可开具最长12周的长期处方。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关患者规模持续扩大。而慢性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特点,就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在此背景下,推广普及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减少患者重复就诊购药的麻烦,有着相当的现实价值。


2021年,国家卫健委专门发布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治疗慢性病的一般常用药品可用于长期处方”。此次,北京将8类慢性病纳入首批市级长期处方适用慢性病病种目录,可以说正是对规范的细化落实,为慢性病长处方制度更好落地,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较之于慢性病长处方的已有实践探索,此次北京将精神类疾病、骨关节疾病等病种也纳入了长处方适用病种目录,并明确优先将国家基本药物、集采药物纳入长期处方用药目录。同时,还扩展了长期处方适用范围,要求在保证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开具长期处方适用慢性病病种及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长期处方。


这意味着,长处方制度将惠及更多慢性病患者,并将在用药上优先考虑患者的医保报销需求。实际上,这也是慢性病长处方制度的扩容、提质。


应该看到,推广慢性病长处方制度,不仅能直接减少患者频繁就诊购药的折腾和治疗成本,也利于降低各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压力,助力医疗资源的更高效利用。这对医患双方,均是利好政策。而对于符合开具长期处方条件的慢性病患者,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长期处方,也利于推行分级诊疗。


另外,针对现实中一些慢性病药物供应不足,或患者购药不便的问题,此次政策也将“做好长期处方药品供应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如通知明确,各医疗机构结合本机构长期处方药品开具情况,适当加强长期处方常用药品的配备,保障患者长期处方用药。


同时,还提出“做细长期处方评价激励措施”,如优化适合长处方开具的门诊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期处方产生的药品费用不纳入医疗收入增幅、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药品次均费用增幅等考核。


这些激励机制,对于提升慢性病药物的可及性和供应稳定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慢性病长处方惠及面扩大后,这方面的配套保障和激励机制就更显重要。


当然,也要指出的是,慢性病长处方制度扩容后,对于可能产生的一些额外风险,也有必要做好相应的预防。


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试行规范就明确,首次开具长期处方前,医师应当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方案、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在确定当前用药方案安全、有效、稳定的情况下,方可为患者开具长期处方。也即在做好长处方人性化服务、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要避免这一善政被滥用和“钻空子”。


这并非杞人忧天。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一条由“职业开药人”、药贩子、药店、诊所勾连起来的“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正侵蚀着国家医保基金。像某地有患者在3个月内用医保买了15年的药,转手倒卖给药贩子。而不少“回流药”,正是慢性疾病用药。


可以说,最大化保障慢性病患者对长处方合理需求的同时,缜密把牢“出口”关,遏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方能让该项善政的综合社会效果最大化。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付春愔


相关推荐
当基因成为诅咒,她为上千个亨廷顿舞蹈症家庭种下“风信子”
时事
两会划重点丨3月11日
时事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出炉,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
时事
国家医保局:集中开展医保外配处方使用专项治理
第一看点
北京首批长处方病种目录发布,社区慢病长处方怎么开?记者探访
北京
长处方开多长?精神类药品如何管控?五问北京首批长处方病种目录
北京
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纳入北京长处方目录,最长可开12周
北京
记者实探:如何为超80万高龄、失能老人兜牢“老有所养”底线?
北京
“晒背养生法”走红,三伏晒背可取吗?
时事
齐鲁制药拿下抗艾新药独家首仿,国内企业研发热情有多高?
健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