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成为全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地区后,西北依然面临消纳挑战
新京报 记者 朱玥怡 编辑 王进雨
2024-09-23 19:0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西部地区是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新能源与储能融合发展新思路,对于服务我国西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能源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9月23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上提出了上述观点。

西北电网已经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为发电装机主体的区域电网。国家电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1亿千瓦,占比超过50%,西北电网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为发电装机主体电源的区域电网。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亦表示,近年来,新疆不断刷新储能装机规模纪录,截至2024年6月底,新疆新型储能累计装机5.50GW/17.80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疆新型储能发展空间巨大,构网型储能以及4h及以上长时储能需求将逐渐加大。

伴随新能源装机高企,西北地区的新型储能发展同样迅速。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今年4月的发布会上曾表示,西北地区已成为全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的地区,西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1030万千瓦,占全国29.2%。

新能源与储能高歌猛进的另一面,西北地区消纳问题也日益严峻。如何推动西北地区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史玉波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降低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储能项目的市场化交易机制;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三是积极开展新型储能技术示范项目,验证可行性,积累运行经验,探索储能电站与电网互动技术与模式;四是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和标准制定。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朱玥怡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周碳要闻:“对等关税”下的中国新能源(碳报第142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碳报第140期)
财经
两会院士说|金之钧:统筹好保供与转型,避免“运动式”减碳
时事
碳讨|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潜力或将释放
财经
一周碳要闻:“强制配储”时代正逐步终结(碳报第134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碳报第137期)
财经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