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超百所高校设立文化遗产相关专业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2024-09-23 17:28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近日,首届ICOMOS·中国·文化遗产大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众多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围绕《威尼斯宪章》、人才培养、文化遗产学科融合等内容进行主旨发言。记者从会上获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20所高校设立了与文化遗产有关的专业。


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正式成立。在它成立的前一年,一项深刻影响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的决议——《威尼斯宪章》通过了。此后,它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国际共识和原则之一。


本次论坛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Leonardo Barci Castriota表示,在《威尼斯宪章》发布60周年之际,有必要融入多元化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在他看来,要重视社区赋予遗产的文化与象征意义,关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推出更具普惠性的保护方案,采取国际性的跨学科方法。


“期待以今年11月在巴西举办的ICOMOS年会为契机,重新思考《威尼斯宪章》的原则,展开更具包容性的保护实践对话。”他说。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终身荣誉会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杰以“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为例,展示了文化遗产是大区域地理地质水文基底、聚落选址布局、人居环境空间模型及其运行模式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具体提到了地理、地质、水文、人工智能、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与文化遗产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的方法。


张杰认为,跨学科视角和方法对于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并将是个长期开放的课题。


论坛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20所高校设立了与文化遗产有关的专业,有74所高校设立了相关的硕博研究生专业,涉及学科包括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艺术学理论、民俗学、科学技术学等,具有跨学科特点,扩展了研究范围与领域。


宋新潮说,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应与行业之间加强衔接,培育更多文物保护工程后辈人才,拓宽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他也提到,中国青年遗产工作者作为一个群体,有责任成为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有生力量,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保护传承作出中国贡献。


据悉,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充分展示了文化遗产学科的广阔前景,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城超”多地开花,如何保持热度?
第一看点
“千潭映月·北京大学非遗传承与生态展”开幕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北京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五四大街“黄金树”吸睛
时事
爱拼会赢奋勇争先!人民日报点赞福建省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和改革攻坚一线担当作为
新京号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都有何来头?
北京
文脉赓续 活力勃发 ——写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前夕
北京
担好首善之区的文化重任
北京
荣宝斋“木版水印”:完美复制传世名画
北京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新京号
从黄土高原走向世界舞台 国家级非遗横山老腰鼓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时代文化自信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