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创+科普”两翼齐飞,点燃创新引擎
新京报 编辑 王慧斐
2024-09-20 14:55

金秋九月,首都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氛围。新学期伊始,“2024科学家精神领航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走进北京10余所中小学校,给同学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9月1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拉开序幕,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了公众的科学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普与科创,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共同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服务于社会进步、服务于国家发展。


科普工作的持续开展,科普覆盖面的“扩张”,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平,由此营造出的崇尚科学的风尚、崇文重教的氛围,正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对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而言,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提出树立大科普理念。“大科普”既是科学传播、教育、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也是地域、领域、主体等全覆盖的科普。


从航天员接力太空授课、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基地开放参观,到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各种知识类视频和科普“网红”受到网民欢迎,再到基层社区用相声小品科普生活百科、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农技知识……形式多样的科普,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教水准。


中国科协2024年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向前迈进夯实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具体到北京而言,2023年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27.68%,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位列全国首位。这其实也是科普与科创共同的功劳。


从指南针、印刷术到互联网、人工智能,每一次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无不是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上的各项需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同样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强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可以引领科普工作的开展,为科普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没有科技进步的成果,科普便成无源之水。科普则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的生活。


有人戏言,科技资源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顶天,就是“穷理以致其知”,立地就是“反躬以践其实”。二者正是科创与科普在两个维度上的努力方向。


目前,与人们对科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相比,我国科普能力建设仍有提升空间,仍需要在“深入浅出”讲科普上多动脑筋,在“深入人心”办活动中多想办法。


事实上,北京的各种科普活动不只在特殊时间节点上集中“爆发”,其功夫更见于日常。“科技馆之城”建设打破边界,推出100家科技文化场馆手绘地图和科学主题特色线路,为公众提供触手可及的科普服务;以北京科学中心为代表的首都科技场馆,将一批需求强、观众评价高的互动展项,送进学校、社区等场所,让科普资源普惠共享;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再比如,北京的许多科普活动都会“上云”,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电脑端及移动端的云展厅均可体验高新科技,了解最新科技成果。这就让科普有了线上直达的触角。


正在举行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还把“为社会公众提供学习科学、体验科学、感受科学的科普盛宴”作为活动组织遵循的方向。


如同科研需要“深谋远虑”,科普同样需要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坚持把科普放在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着眼于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让科技创新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力,让科学普及向服务供给持续深耕,落实举措,久久为功,才能聚科技之火,燃创新引擎,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之基。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作者:柯嘉平  迟道华


相关专题

科创之光

相关推荐
80个孩子这样度周末!
新京号
“爱北京·爱科创”行动启动,2025年将开展30项活动
教育
聚焦高精尖产业,顺义10亿双基金落地
新京号
幸福丨少年强国梦 童创启新程——第十届“筑梦杯”科技文化节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第二届科学节
小记者
芜湖这里,开建国际高中!
新京号
来科博会!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邀你零距离感受“未来银行”
财经
芜湖29家企业,精彩亮相!
新京号
第四十三届北京学生科技节来了,22项市级活动邀学生与科技同行
教育
多个京港科创合作项目在中关村论坛签约,发挥京港两地独特优势
财经
骑士们!2025北京国际摩展来啦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