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两业融合标准体系》发布,关注社会和经济双重效应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樊一婧
2024-09-14 22:23

9月14日上午,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支持指导的“两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论坛在2024年服贸会上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与中关村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北京市两业融合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据介绍,《标准体系》在投入层面关注发展要素和发展环境。在产出层面,关注两业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两业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两业融合”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论坛以“两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核心议题,设置主旨演讲、政策发布、揭牌签约、圆桌对话等环节,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北京两业融合的成果。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发挥“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务”叠加优势,积极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明确了北京市两业融合的8个重点领域,通过完善资金、人才、用地等政策措施,形成了“园区+企业”的工作体系,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汽福田等“一园五企”被评选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2023年评选认定了清华科学城核心区等5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及利亚德等35家市级试点企业,探索形成了北京两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交叉科学学会理事长周济表示,北京作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区域之一,有着雄厚的科研资源、齐全的学科专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创新文化的理想之地,“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北京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高地,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他说。

 

新的标准,促进两业融合发展

 

据介绍,《标准体系》遵循国际原则,共引入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4个。围绕“投入-过程-产出”三大核心环节,基于两业融合的基础要素、发展环境,分析推动“两业”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交叉发展的融合方式,衡量两业融合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估两业融合全发展阶段。

 

“两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基础要素的投入和在融合过程中使用有效手段,驱动产业交互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效益产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主任洪群联介绍,“《标准体系》在投入层面,关注发展要素和发展环境,包括了人才基础、资金支持、企业主体等关键要素。在过程层面,关注两业融合发展方式,基于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融合平台建设三种两业融合发展典型模式,衡量不同模式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路径,以及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评估产业间融合的互动性和协同性。在产出层面,关注两业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引领数字经济迈向数智经济
北京
北京市举行两业融合企业交流会暨沙龙活动
北京
熊丙奇:大学校园该无条件对外开放吗?
新京号
蓝皮书:北京领跑全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总指数全球第二
科技
新就业形态蓬勃兴起,新京报发布数字经济下灵活就业发展研究报告
教育
马上消费重塑长期主义增长模式,从规模驱动进阶价值深耕
财经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好运山东”2025黄河口(东营)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北京市工商联启动首都民营企业百强调研
财经
北京市政协召开常委会,委员建议培育发展“体育+”新业态
北京
中茶协王庆: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茶产业应加强协同发展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