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头条 | 最新消息!事关延迟退休!
界首发布
2024-09-10 19:09
进入界首发布阅读更多内容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为什么要实施这项改革?改革实施的经济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专家:改革主要目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十四五”规划中,“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被写入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章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部署,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专家表示,这也表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表示,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一个国情,而人口高质量背景下,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社会的劳动要素资源潜力,推动整个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一个更加适宜的水平。无论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生产能力的改善,让劳动力与社会生产的结合方式,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都为调整相应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条件和政策的可能性。

 

我国2035年左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内容都被放在了与人口发展有关的部分。那么,我国的人口总体发展情况和老龄化程度有哪些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总人口规模为5.4亿,截至2023年总人口已经达到14.1亿人。人口数量总体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发展也刚刚跨过两个重要转折点。

 

一是从人口出生情况来看,中国从2022年起出现人口负增长,2023年延续负增长态势。

 

二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于2021年达到14.2%。

 

按照国际上的一般划分,这标志着继2000年中国以7%的老龄化率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从此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确定以后,事实上一直没有进行比较大的调整或改变,当时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来制定的政策体系,和现在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脱节的。

 

实际上,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一个积极的变化,就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大幅度提高。2023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健康预期寿命,即在身体健康状态下的生存年数也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纯粹依赖于重体力的劳动在大幅减少,更多的是知识型、技能型的岗位,这为延长工作年限提供了更多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预期寿命增加,意味着可以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年龄也增加了。通过制度性的改革,可以更好地来增加国家劳动力的规模,事实上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源:央视新闻

 

值班编辑:李凯阳‍‍‍

 

审核:刘芳  监制:孙涛

 

主办:界首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界首发布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2025年起,一批新规开始实施!事关休假、延迟退休→
新京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事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今起实施
第一看点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发布(全文+问答)
新京号
弹性退休,往前往后如何“弹”?怎么办理?详戳→
新京号
头条 | 最新解读!界首人都很关心→
新京号
重磅!弹性退休办法来了
新京号
弹性退休年龄如何确定?弹性退休如何实施?三部门答问来了
第一看点
明确了!2025年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工作这样干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你好2025!5.1万人齐聚天安门看升旗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