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布达拉宫:离天最近的圣地宫堡
文明杂志
2024-09-10 09:30
进入文明杂志阅读更多内容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包括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三个部分。

 

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盆地中央的红山之巅,由山上的宫堡群、山下的方城(藏语称“雪”)和山后的龙王潭花园三部分组成。

 

山上宫堡由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与红山融为一体。正面南向石砌白墙陡峭高耸,窄窗绘梯形黑框,宫堡前之字形登山道通达东侧山半腰的大门;顶部中央为墙壁涂红的红宫,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镏金汉式歇山顶金碧辉煌;白宫主要殿堂东大殿(丛钦夏)位于红宫东侧。

 

宫堡与红山融合为一个庞大复合体,东西宽300余米,南北200余米,金顶海拔高3700余米,自山下“雪城”至红宫金顶高约110米。

 

“布达拉”是梵语译音“普陀山”之意。西藏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政治、宗教活动的场所,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

 

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布达拉宫内部绘满壁画,记录着西藏的历史、天文历法、藏医药、宗教故事、民俗、人物、建筑和内地中央政府的交往,等等;保存着数不胜数的雕刻、佛像、唐卡、经书、玉器、瓷器、丝织品和其他奇珍异宝,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是无可取代的文化艺术宝库。

 

大昭寺位于布达拉宫东面的老城市中心,同样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也同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并因主供有唐朝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等身释迦牟尼如意像而闻名于世,长盛不衰。

 

寺庙坐东向西,共四层,殿顶覆盖5座镏金光彩夺目的中国内地歇山式屋顶。内部有藏汉式结合的梁架、斗拱和藻井;内廊檐部成排具有尼泊尔、印度特色的伏兽和狮身人面木雕。清代乾隆皇帝1792年所赐用于掣签确认达赖、班禅和其他活佛、呼图克图转世灵童的金本巴瓶,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法拉康带有明显古丝绸之路行迹、相传松赞干布用过的“马头壶”,以及大昭寺前10米处所立记载唐朝与吐蕃兄弟关系的《唐蕃会盟碑》,都具有无比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每年藏历正月数万人云集在此举行的传昭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最盛大的活动。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密布传统房屋和街巷,络绎不绝的信徒匍匐长叩头,转经活动和传统商业举世闻名。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位于布达拉宫西侧约两公里的拉萨河畔。始于由清朝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出资为七世达赖喇嘛建造的两层藏式建筑乌尧颇章,之后逐渐扩建。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藏历春秋之间办公和生活居住的场所,俗称夏宫。

 

罗布林卡是最具特色的集园林与宫殿为一体的别墅式建筑和规模最大、营造最精美的藏文化园林。园内林木花草茂盛,种植着包括喜马拉雅巨柏、雪松、文冠果和珍稀花种八仙花等在内的高原植物162种,不乏200年以上参天古木,还有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动物园。

 

罗布林卡历史建筑可分为5个片区,分别以“格桑颇章”宫、“措吉颇章”宫(湖心宫)、“金色颇章”宫、夏布典拉康(西藏地方政府办公室)和“达旦明久颇章”宫(新宫)为主体。金色颇章宫以精美的雕刻著称,壁画绘有北京颐和园;“达旦明久颇章”宫(新宫)内部壁画以连环画形式展现了由猴变人的传说以至西藏和平解放、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的历史。

 

收藏文物两万余件,包括历代诏书、封印等元、明、清珍贵历史文物,及众多皇帝御赐的瓷器、金银器、玉器等。每年藏历七月的雪顿节,罗布林卡还是藏戏南北两大派汇演和各地农牧民纷纷参与歌舞盛会之所。

 

1994年,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会议上,“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2001年,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先后被扩展加入布达拉宫世界遗产组合,并更名为“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5.11-12月刊

来源:文明杂志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俄罗斯:东方神韵的悠长回响
新京号
奥地利:皇宫劲吹 “中国风”
新京号
3、4月出发正好!这条超绝赏春环线,即将引爆自驾圈!
新京号
当法律的理性之光照见动物史
文化
图个明白丨生死交接处 年轻人正在撕掉这个行业的刻板“标签”
数据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当人类变成化石,树木仍将屹立不倒
文化
在祖国“心脏”当民警,他们各个有绝招
时事
经济学家的研究方式,如果可以改变
文化
又一条宝藏级休闲自驾线!1600公里,漫游浙闽最松弛的风光! | G228路书系列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