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援藏教师:播种高原上的“格桑花”
新京报 记者 郭延冰 编辑 王远征
2024-09-10 07:25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已经选派了299名教育人才赴拉萨支教。

高原上通透的阳光洒在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尽情展示着少年儿童的热情与奔放。


拉萨市实验小学的学生正在做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由藏族传统舞蹈“锅庄舞”改编而成,背景音乐为《我是一朵格桑花》,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



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

发掘他们的运动特长


“我是一朵格桑花……”伴随着这熟悉的旋律,拉萨市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北京援藏教师林洁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舞蹈,心中充满了欣慰。


“格桑”代表着幸福与快乐,格桑花不仅是雪域高原的象征,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写照。林洁所倡导的“大健康”理念正在这所高原小学落地生根,改编自西藏传统“锅庄舞”的广播体操,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更培养了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北京援藏教师杜骞正在带领学生做广播体操。


跟林洁一起援藏的青年教师杜骞,正领着全校学生做广播体操。他来自北京市顺义区,一年前,这位青年教师主动请缨支援西藏教育。


广播体操前,学生们整齐摆放好水杯。


来到拉萨市实验小学后,他发现这里的孩子天真烂漫不拘一格,喜欢户外运动,课间都会跑到操场上玩耍。


拉萨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课间在操场尽情玩耍。


在杜骞老师眼里,拉萨市实验小学的孩子大多有活泼的天性,喜欢运动。


针对他们的特点,杜骞研究出引导学生趣味的教学口诀,把体育课当作一次快乐的体验,同时传授给学生专业的运动知识。


杜骞老师仔细观察学生们的动作。


杜骞老师的愿望是在援藏期间能够培养出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他也在积极挖掘有足球天赋的孩子。


去年,他在学校组织了一场运动会,手把手带学生参与整个流程,让体育不仅是一个强身健体的课程,更把体育规则和运动精神传授给了其他教师和学生。


杜骞老师正在传授学生动作规范。


杜骞在给学生演示立定跳远的动作。



高原上的每一处

都绽放出美丽的“格桑花”


林洁副校长作为行政岗位参与到“组团式”援藏教育工作中。她用自己在北京心理教学领域的资源,引进了“王玉萍心理教学工作室”到拉萨市实验小学,并且开设了心理课程。教学之余,她还给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做讲座,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林洁老师正在为学生上心理辅导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林洁老师跟同学一起邀请腼腆的孩子做游戏。


一次,一名4年级学生找到林洁,希望她能给自己的姐姐写一封信。原来,这名学生发现姐姐正面临青春期的问题,他把从林洁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讲给姐姐听,姐姐半信半疑。


学生在课上创作的心理绘画。


学生用自画像的形式表达自我。


林洁听后,写信给这位学生的姐姐,帮她解决了所面临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惑。这次经历,让林洁再一次坚定了心理教学工作的意义。


下课了,林洁老师将学生送出教室。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已经选派了299名教育人才赴拉萨支教。这种不同岗位的“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形成了一种递进式的支援模式。在林洁看来,这种方式不仅辅导了学生成长,还起到教育理念传帮带的效果。


校园里的小树上,都挂满了有趣积极的书籍封面。


拉萨市实验小学在北京“组团式”教育援藏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林洁和同事们希望将大健康的现代教育理念带到西藏,他们坚信身心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底层基础。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高原上开满“格桑花”。


林洁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她希望每天看到学生们开心的笑容。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影报道

编辑 王远征 张湘涓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延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我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向所有老师致敬

微力量 | 新京报第十八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

相关推荐
感动社区年度人物|援藏教师林洁:守护高原上的“格桑花”
时事
东城春日特快 | 搭上这趟开往春天的校车!
新京号
北大青年高凌:播撒燕园种子,绽放高原之花
新京号
地震灾区554名学生的新学期
时事
3、4月出发正好!这条超绝赏春环线,即将引爆自驾圈!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北京市召开2025年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新京号
北大特别策划!戴锦华、杨立华、范晔、贾妍对谈
新京号
视频|感动社区年度人物:援藏教师林洁
时事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