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好山好水好空气,石景山区正逐步成为“花园城市”
新京报 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2024-09-09 14:46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9月9日,记者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石景山区专场上了解到,近年来,石景山区在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发展、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截至目前,全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在城六区中排名最优。

 

近年来,京西“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生态格局愈加显现。2022年,石景山区在北京中心城区中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54.62%,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为100%,位列全市第一。

 

石景山区重点推进北辛安花园式示范街区建设,推进11处城市画廊建设。压茬推进西山绿道(石景山段)跨年工程建设,加快现有公园绿地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完成人民渠路、燕堤大街、北辛安中路等7条林荫路绿化栽植工程。

 

2023年,全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城六区排名第二。今年截至目前,全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在城六区排名最优。

 

在污染防治方面,石景山区有何举措?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曹世辉介绍,多年来,石景山区进行扬尘专项治理,加强道路清扫保洁、推进增绿降尘,城市洁净度明显提升。同时,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坚持“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抓好汛期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监管,各考核断面、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此外,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石景山区坚持“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齐抓共管,依法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石景山区深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碳排放单位管理,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拓展绿色空间,提高碳汇能力,持续提升极端气候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首程时代中心B9栋负碳楼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学会颁发的“零能耗建筑”证书和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曹世辉表示,石景山区将形成全面共建共享的花园城市建设机制,逐步实现“森林拥城、花园融城、风景联城、全民建城”的花园城市愿景。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北京十六区系列主题发布会

相关推荐
北京郊野公园启动“四时花园·林间乐活季”主题活动
北京
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以“三生”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北京
以会促产以会兴业,文化科技融合共舞,五年实践石景山走出科幻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京号
谋局布新 聚焦各区各系统2025年重点工作(三)
新京号
抢先看! 2025京西消费节活动惊喜连连
新京号
“好房子”基因+内城更新红利,金茂璞逸丰宜重塑东铁营片区价值
房产
石景山“新春第一会”,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新京号
过敏这么严重,把圆柏砍了行不行?
数据
芜湖10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专访来了!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