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推荐阅读|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2024-09-07 13:19
进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阅读更多内容

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我们应崇尚志愿精神,努力成为有道德、有担当、有情操、有格局的人。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孕育阶段(1986年以前)

 

当代中国最早的志愿服务莫过于“学雷锋”,学雷锋活动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具有志愿服务色彩的行动。

 

第二,萌芽阶段(1987-1993年)

 

20世纪80年代末,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走在改革浪潮的前沿,通过借鉴香港、澳门等地“义工组织”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将学到的知识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此打开了我国志愿服务的新局面

 

1991年7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它下设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社区志愿者的建设,成立中国最大的志愿者门户中国社区志愿者网站,搭建中国志愿服务支持平台,为志愿服务发展募集社会资源。

 

第三,发展阶段(1994-2000年)

 

1993年12月19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号召下,两万余名青年亮出“青年志愿者”旗帜,在京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

 

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随后全国各省级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

 

1996年,青年志愿者行动第一个长期项目--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试点,1998年全面实施。

 

1998年11月,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2011年研究生支教团纳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整体工作。

 

1999年8月25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暨捐赠仪式”。

 

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青年志愿者在大型活动举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1999年9月,广东省通过国内第一部《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第四,深化阶段(2001-2007年)

 

200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志愿者年”,外经贸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2001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开始为世界所了解。

 

2001年3月,团中央在全国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以青年为主体。

 

2002年3月,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正式启动,首批招募6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从事语言教育、计算机培训、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

 

2002年5月,中国2001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团中央、外经贸部共同主办的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在京举行,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名代表参加会议,吴仪同志出席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

 

2006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该文件的颁布使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开始进入规范化建设阶段

 

2006年10月8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并指出要“以互相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时长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五,普及阶段(2008年以后)

 

2008年是我国志愿服务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一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汶川发生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全国各地志愿者第一时间奔向地震灾区,争分夺秒参与救援,这群志愿者是抗震救灾大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统一的制服和标志,却有一颗相同炽热的心,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志愿者行动。

 

根据《中国减灾行动》白皮书数字显示,中国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紧急救援,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2008年被成为“中国民间公益元年”。

 

此后,全国各地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获得了极大推动,民间志愿服务迅速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更是激发了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并同时启动了“微笑北京”主题活动,口号为“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到2008年3月31日报名结束,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了1125799人,其中908334人同时报名残奥会志愿者,报名人数成为历届奥运会之最。最终录用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74615名志愿者,在奥运会期间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

 

2017年,国务院出台《志愿服务条例》,促进了志愿服务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已经进入深化拓展阶段,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性变化,正不断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公众基础的社会事业。

 

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志愿者们坚定逆行,无惧风雨,一个又一个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广大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前线积极奉献,日夜奋战,习近平总书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亲自指导、亲切关怀,让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2022年志愿者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服务保障力量。

 

2023年,在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志愿者“小清荷”们也交出了一份让人为之称赞的满意答卷!

 

中国志愿服务是具有严密组织的志愿服务,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中,党和政府一直发挥着引领推动作用。

 

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自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1994年2月24日,共青团中央向全社会发布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为“心手标”。青年志愿者行动口号为: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我能行

 

 

2014年12月5日,中央文明办正式向全社会发布中国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该标识体现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元素、形象内蕴丰厚。

 

 

《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是一首专门为志愿者创作,歌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歌曲,由刘京山作词,臧云飞作曲,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费佳领唱,于2012年10月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晚会上首次唱出。

 

青年志愿者誓词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本文内容摘自网络百科及《志愿服务礼仪》(中国纺织出版社,2023年出版)。

 

很多时候,志愿者没有留下姓名,但都有一颗明亮的心让世界通过他们对中国有了崭新的认识。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重要使命和目标。

 

也许每个志愿者所起的作用是微小的,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我能行。让我们一起志愿同行!

 

欢迎您点击微信公众号

 

搜索:“北京慈善义工”

 

点击“加入我们”—进入,注册成为一名义工哟!

 

不为获取而给予

 

不求回报而贡献

 

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

 

传播慈善理念 弘扬义工精神!

 

 

来源:志愿视点

 

编辑:宣传工作处 

来源: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中国社区慈善的独特价值、既有实践与未来发展(下)
新京号
创城!焕新一座城~
新京号
《娜拉在中国》| 年度阅读推荐
文化
巴尔加斯·略萨:在拉美蛛网比迷宫要多
文化
@顺义市民~这些志愿服务项目邀您加入㉕——
新京号
北京海淀晒出学生读书征文数据,倡导开展全学科、全领域的阅读
教育
通知|第十一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推荐工作实施方案
新京号
同沐书香,共享文明!顺义多彩活动迎世界读书日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贵州大方县山体滑坡;黄杨钿甜父亲被立案调查
时事
聚焦无障碍阅读,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权益保障论坛举办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