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钱致榕:今天如何办一所理想的大学?
新京报 编辑 张进
2024-09-06 10:39
大学教育问题是关心未来中国发展、关心民族命运的人,念兹在兹的重大议题。讨论如何高效率创办一所一流大学,恐怕没有比钱致榕更适合的人选了。香港科技大学三年建成,且如今位列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强之列,堪称教育史上的奇迹。

一流的大学怎么办?理想的大学什么样?大学教育是为了什么?近日,《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新书分享会在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举办。《敢为天下先》一书的作者、物理学家、教育家钱致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平等围绕“今天如何办一所理想的大学”这一主题,现场探讨大学建制中的各种问题,甚至是痛点,为我们理解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视角。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新书分享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香港科技大学三年建成,且如今位列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强之列,堪称教育史上的奇迹。在刚刚出版的《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一书中,钱致榕回顾了他三十年前受邀从美国返港、作为学术副校长主导参与建成香港科技大学的亲身经历,既以鲜活生动的故事重现了港科大三年成功建成的奇迹,结构清晰地再现了一个一流大学从无到有的软硬件搭建过程,展现了诸多不可思议的创业细节和机敏高效的管理经验,同时充满温度地描摹出一代学人、教育家极富个性的瞬间和家国情怀。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钱致榕 著,钟月岑 整理,活字文化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8月版。

提到理想的大学,不同人有不同的讨论,有不同的答案和标准。而对于有机会去创建大学或者参与创建大学的人来说,这个答案会答得更加艰难和具体——他们必须有一个更高标准的理想大学要求,才有可能实现更多人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图景。香港科技大学在世界教育史上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它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很快跻身于世界名校前列。

当香港将用1988年至1991年三年时间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的消息传出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中外专家们都认为,即便是在实力雄厚的美国,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也至少要花15年时间。然而,1991年秋天,香港科技大学准时开学了。十年后,港科大名列亚洲名校前列,如今在400所世界有名的年轻大学里面,它的排名为第三名。在香港,港科大毕业生的就业率独占鳌头。

这个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

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钱致榕在活动现场讲述了港科大建立时面临的种种艰辛、各方博弈和一些体现人性的趣事。钱致榕表示,今天办大学,意一定要诚,大学是教育人才、培养人才的场所,不是企业。在钱致榕看来,今天有很多有名的大学都变成了“论文工厂”,每个专业都变成了“论文生产线”,而用这种方式,“我们不可能办成理想的大学……现在我们是全世界大学生最多的国家,论文篇数最多的国家,可是对大学的表现还是不满意。”

图中主楼由左至右(由北至南)为图书馆,及文、理、工、商学院,教员办公室都面对清水湾,《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插图。

那么,如何创办一所理想的大学呢?

一流的大学怎么办?理想的大学什么样?大学教育是为了什么?这些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都有恒定的价值追求,那就是对大学教育的尊重,以及建立一种教育理念。钱致榕认为,想要创办一所理想的大学,首要问题就是仔细想一想,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社会需要什么?50年之后,它需要在哪里?具体而言,第一是要搞清楚理念:为什么要办大学?“我们培养人才,不是为了‘论文生产线’多两个博士、多两个工人。”什么是理想大学?就是培养人才。为哪里培养人才?为中国培养人才。其他细节如何办?就是格物致知,“最重要的是我们当时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为未来的中国办学校,并且强调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这个时期唯一的机会。”

记者/何安安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

相关推荐
高考之后的志愿“纠结症”
新京号
《 “临”听民声 “泉”心解答》 第四期(教育类专题),来啦!
新京号
我们为何不再想象未来?
新京号
我们的孩子没有创造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新京号
子规夜半犹啼血:追念傅国涌先生
新京号
蚂蚁只会结队“偷食”?其实,它们也是农场主和昆虫牧人
文化
什么事,北大人坚持了10年?
新京号
她写啊写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那件事
文化
新京报&西凤酒2025年6月新书榜
文化
“文弱书生”是何种男性气概?一种被忽视的中国历史语境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