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张进
2024-09-06 10:22
如何用一种开放、包容的视角看问题?当因观点不同而产生冲突时,如何在共情和理解别人的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8月我们选出的18本书中,不少书籍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应。今天刊发其中的《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

《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作者:(美)埃里克·坎德尔,译者:喻柏雅,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


孤独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这些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产生的过程与大脑的运作紊乱息息相关。神经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提醒我们,理解大脑与这些疾病的关系其实并不容易。自从笛卡尔的我思哲学将身心二元分立,人们一直以来都习惯于将精神障碍类问题归于所谓的心灵问题,对其与大脑 的关系选择性忽视。这也导致了精神障碍患者遭受的长期污名,比如,认为“患上抑郁就是不懂事”、“肥胖主要是因为自我放纵的性格”,等等。


本书借助前沿的脑科学研究揭示大脑的紊乱过程与人们最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为我们理性看待这些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洞见。同时,作者还试图借助生物学取向的心智研究谈创造力与意识的奥秘,尤其讨论了人类独特的创造力存在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身上的案例。坎德尔曾经在《思想的年代》中对20世纪初期维也纳的科学、医学、艺术之间的交融进行了视野宏大的分析,对于他来说,科学与人文研究并非泾渭分明。本书也是他借助心智生物学拓展一种“科学人文主义”的重要尝试。


撰文/刘亚光

编辑/荷花 张瑶

编辑/王心

相关推荐
1947-1949:瞬间抓拍与永生难忘
新京号
1947-1949:瞬间抓拍与永生难忘
新京号
人文知识的命运齿轮,在300年前开始转动
文化
从“虎妈”到从未消失的差距:一份关于英国教育问题的反思
文化
她们在画面中,她们在画背后
文化
《在人间》:“多重人格”能拍出新的可能吗?
文化
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与希望之旅|《另一种疯狂》新书分享会
文化
读书周 | 点击查看这些TVSer的独家书单!
新京号
《心分两路》:精神科医生是如何养成的?
文化
母亲成为育儿焦虑的终端?一位人类学者的观察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