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交所债市高标准平稳起步,股债并行发展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京报 编辑 陈莉
2024-09-02 22:13

2021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宣布设立,至今整整3年。债券市场作为北交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债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债市体系。


北交所债券市场高标准起步,已形成股债并行发展格局


高质量建设债券市场是完善北交所基础产品功能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


2022年,北交所以服务政府债券发行为起点,高标准开展债券市场建设。目前,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达到5.03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规模已占全市场发行量的三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北交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相关要求,参与承接企业债并一体推进信用债市场建设。


2023年10月,北交所正式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5项基本业务规则,同时发布的12项指引和4项指南涵盖上市审核、发行承销、存续期监管、债券交易参与人管理等方面。整体来看,建设债券市场是完善北交所基础产品功能体系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北交所的政府债发行已步入常态化,信用债业务也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截至目前,政府债方面,北交所实现政府债发行业务常态化,服务国债发行7.67万亿元,其中服务特别国债发行2550亿元,投向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方向;服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406.07亿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信用债方面,形成包含公司债、企业债以及科创债、绿色债等10个专项品种在内的基础债券产品体系,累计发行信用债8只,规模合计90亿元,用于轨道交通、绿色建筑、智慧农业等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融资。


市场人士指出,北交所债市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投资品种,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也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特别是对于具有发展潜力但暂时流动性紧张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业务发展。


而另一方面,市场也在期待北交所债市进一步创新发展。北交所从建立之初就有其明确而特殊的定位,即支持服务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未来北交所依然要在创新金融产品、丰富产品体系方面向创新型科技型公司继续倾斜。市场期待随着后续业务流程的不断完善和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北交所可以陆续推出诸如可转债、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等可以更好服务创新型企业的债券创新品种。


推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机制,有利于提升融资能力


今年4月份,证监会发文指出,要推出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机制。此外,要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债券融资,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引导推动投资者加大科创债投资。支持有条件的新基建、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发行科技创新领域REITs,拓宽增量资金来源。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指出,加入了转债发行机制后,有利于提升北交所公司的融资能力。且对于波动大、规模小的标的而言,相比于增发股票或者债券,转债也可能是投资者、市场更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


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史晓珊指出,目前来看,北交所未来可转债发行潜在主体主要为北交所上市主体,其次是未来北交所上市的创新层和基础层主体,以及有转板需求的主体。2024年北交所上市企业占比增长,创新层挂牌企业也出现增长。同时,转板企业发行可转债占比增长。成为未来可转债发行的潜在主体。随着北交所制度的完善,流动性的提升,挂牌和上市企业质量提升,北交所可转债市场有一定发展空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燕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聚焦北交所、并购重组等关键词,证监会两会答复释放哪些信号?
财经
五部门详解经济路线图:财政加码、货币政策精准、全力以赴稳外贸
财经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文,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六方面任务明确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