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短视频中的广东乡村守护人:用“归巢效应”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新京报 编辑 刘倩
2024-08-30 21:46
以守护之名,在乡情召唤与乡村发展间架起新桥梁,将乡情激发的“流量”转化成乡村活力的“留量”。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里说道,“乡土中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是一个深入骨髓的烙印。”现实中,总有些人将这份情感、这副烙印变成守护乡村的动力。


广东,56个民族成分齐全的省份,遍地都是“文化宝藏”。抖音中,有这样一群来自广东乡村的视频创作者,他们用镜头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将家乡农特产品和族谱、书院里的悠长历史,通过短视频传播到全国甚至海外,让离家的游子找到情感的共鸣,也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带动广东乡村文化、旅游、电商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正是广袤乡村丰富多元的文化、经济、旅游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乡村守护人留下,给乡村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为归巢的年轻人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守护乡村,首先要让乡村价值被发现。而那些乡村创作者以创作优质内容助力家乡发展的举动,就是在发掘乡村的文化、经济、旅游等价值,将乡情激发的“流量”转化成乡村发展的“留量”。


发现乡村价值,要立足于传承本地文化。这里的本地文化,包括方言。


“潮汕人讲潮汕话,唔系矛人捞你耍”,这是句经典的潮汕话。潮汕话发源于秦汉时期,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保留着许多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的古语音、古字音、古词汇和古声调,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


传统的,也该是现代的。在广州揭阳广播电视台做了十多年潮语主持人的方圆,就在自己热爱的家乡守着家乡的文化根:四年前,面对年轻一代说潮汕话“句咸句甜”的问题,她开始在抖音上做潮语科普,用潮汕话为网友讲解潮汕特色建筑、讲述潮汕民间故事。


她的那些“方圆说潮汕”视频,激起了很多在异乡的潮汕人的共鸣:有个常年在美国的阿姨,就在看她的视频中找到了精神慰藉,过年时还到揭阳来看方圆;还有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潮三代”向她求助,希望通过爷爷告知的模糊地名找到自己的家乡。


如今,多了个“抖音乡村守护人”身份的她,决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将潮汕话讲给更多人听,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传承潮汕话的行列中来。


发现乡村价值,要着眼于激活经济活力。帮着把农货更好地销售出去,就是其应有之义。


广东湛江男子全进华,就在帮乡亲们卖农货。他有两个自己倍感骄傲的身份,一个是全红婵的哥哥,另一个是湛江的“乡村守护人”——自2022年起,他就开始接触短视频带货,曾在新疆零下20℃的户外雪中吆喝着棉被,也曾在湛江将近40℃的高温中浑身大汗卖着荔枝。


全进华在直播间销售荔枝。  受访者供图


去年有一阵子,老家湛江火龙果滞销,一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全进华去了现场后,花了七八万元,雇了100多号人,用了三天时间,把几十亩火龙果全部通过直播销售出去,基本拉平了收支,将当地村民损失降到了最低。


今年他又从湛江来到茂名,帮因雨水大而减产的农户们卖荔枝。通过直播带货,全进华在20天的时间里帮农户卖出了五六万斤荔枝。


在抖音上,像全进华这样做助农直播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DOU来广东百千万”专项活动的多方位扶持下,他们实现了自身流量与当地农产品销量的双增长:自该活动启动以来,江门海鸭蛋、信宜三华李、广东年菜分别实现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574%、96.5%和62.5%;“粤品月香”电商行动带动广东畜禽、水产、岭南蔬果、茶叶、花卉绿植、传统滋补品、丝苗米、油茶等特色产业实现线上交易额数十亿元。


发现乡村价值,要依托于打造地方IP。IP有了,发展文旅可以事半功倍。


从赛龙舟到英歌舞,广东有很多特色地域文化与本地人文风俗。今年端午期间,广东赛龙舟就在网上异常火爆。


这离不开广东那些“乡村守护人”的记录与传播:从小在揭阳“老厝”中长大、跟龙舟结缘很深的沈绵钺,接过了祖辈相机,选择用视频记录下潮汕之魂,他去年拍摄的龙舟“顺水”视频在抖音上获得了超千万次播放,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抖音账号转载;他最新发布的视频——揭阳一个村子里百十来人挥动雕有龙纹的船桨,划船号子穿透礼炮的烟雾震响天际的震撼画面,同样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


广东佛山叠滘龙舟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


变着花样传播广东龙舟文化的,还有清远人何伟杰。他带着意大利网红罗密欧沉浸式感受龙舟文化,拜访79岁高龄的龙舟制作大师苏金海,助推了龙舟文化的出圈。


这些乡村守护人的带动,使得“龙舟”成为广东多地火爆的文旅名片,引得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地点收藏人数环比增长298%,还激发了人们更大的创作热情,“DOU来广东百千万”重点扶持区域活动期间线上内容投稿次数环比增长392%。


到头来,在乡村守护人对文化传播、电商发展、文旅带动的助力之下,很多乡村也踏上了从依靠外部输血到可以自我造血再到能够向外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之而来的,是年轻人跟家乡双向奔赴的正循环。这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在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许多乡村守护人都是“归雁”。当乡村守护人在发现乡村价值中实现更多自我价值时,这势必会吸引更多人才回来建设家乡。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春暖雁归来”的场景,也能为乡村振兴引入更多活水。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关键在干。乡村守护人为家乡“代言”的实干精神,有助于将乡情激发的“流量”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留量”,让大美乡村焕发出更多的生机、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仲鸣(媒体人)

校对 吴兴发

相关专题

激发乡村新可能——新京公益乡村守护人系列报道

相关推荐
“五一”假期北京接待游客1790.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北京
重庆巫山:让脆李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金色引擎”
智库
9.72亿元!阜南,闯云端!
新京号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提到雄安……
新京号
权威发布|扩量、提质、增效!东营《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如何影响您的生活
新京号
预计招5万人!报名开始——
新京号
小→大
新京号
寻找大兴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技术赋能“智慧春耕”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市财政局专场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促进体育消费和“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活动情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