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研发“机器人医生”,北京儿童医院探索AI赋能儿科资源下沉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2024-08-28 17:29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小动物的造型、儿科专家的“头脑”、家庭医生的角色,未来,这样的机器人可能走进千家万户。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了解到,该院正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同研发不同场景下的AI“儿科医生”,以推动增加儿科资源在基层的可及性。

 

8月28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与人工智能企业百川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儿童医学大模型与健康医疗创新应用,以人工智能(AI)赋能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近年来推进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目前合作共建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牵头组建的全国首个跨区域儿科联盟已有理事成员医院69家,辐射全国3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表示,儿科医疗资源短缺是国际性的困境。在我国,儿科资源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医疗大数据、医疗专家的经验、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去培养机器人版的儿科医生,未来它们走进千家万户,可能是小猫小狗的模样,为普通家庭提供儿科咨询服务。”倪鑫说,该院与企业将在居家医疗、辅助诊疗、科研创新等多个场景下展开合作,探索运用人工智能解决儿童医疗问题的新范式、新路径。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推出“一大四小”5款人工智能智慧儿童健康服务产品。

 

“一大”指一个儿童医学健康大模型,将基于儿科前沿医学知识、专家经验等构建儿科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儿科疾病诊断、病例分析、辅助决策、预后预测、预防保健等能力,具备通过儿科执业医师考试、中高级职称考试能力,实现儿科医学知识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利用,助力儿童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四小”指满足家庭场景需求的家长“私人儿科医生”儿童健康数字顾问,赋能基层普通医生的“数字儿科医生”,提升跨学科疑难危重症、罕见病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儿童医学专家临床科研助理”,以及“儿童慢病全链条管理机器人”。其中,满足家庭场景需求的AI医生将争取在明年上线。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窦店儿童医院引入AI医生,北京12家儿科医联体机构将启动推广
北京
普惠医疗,是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最重要战场
智库
从“看病难”到“全生命周期管理”:AI如何接棒?
智库
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黄奇帆李萌王鹤等论道“智能”未来
科技
打造“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高地,北京市行动计划来了——
新京号
王凌航:AI将重塑医疗生态,让医疗资源普惠可及
智库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人工智能第一城”是如何炼成的?
北京
经济热力站丨聚焦低碳转型与创新实践 首站探访北京绿色先锋企业
财经
树兰医疗郑杰:计算医学终极目标是“生命仿真”
商讯
北京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涌现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