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首站亲临阜南,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寄予了阜南殷殷嘱托和深切期望,让我们说起来自豪、干起来自信。
(习近平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时光如梭,淮水悠悠。
犹如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回响在耳畔,
指引着前进方向。
皖北大地,列车疾驰,
淮水之上,百舸争流。
承载着破浪前行的机遇和梦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73万淮河儿女,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依水而兴,向光而行。
同舟共济,扬帆起航,
振兴乡村,圆梦小康。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这四年,我们干群同心,接续奋斗。
走过蒙洼,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
鸭子白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
、
漫步四里湖畔,
风从淮上来,晚霞映庄台。
尽赏万鸟翱翔,满眼碧波荡漾。
穿过城镇,
文明的脚步,
丈量着城市的跨越发展。
机器轰鸣声,
迸发出奋进的力量。
这四年,我们立足前沿,革故鼎新。
“南事不难、南事速办”
成为金字招牌。
比亚迪弗迪科技、纽龙船舶动力,
双百亿项目创造“阜南速度”。
新能源汽车与装备制造首位产业,
让我们与新质生产力并肩而行。
响应号令,步履铿锵。
这四年
民有所呼
我必呼应
10项“暖民心”行动及“20+10”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50项民生实事成效显著。
这四年
均衡教育
起跑公平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推进,以全省第1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这四年
优质医疗
全面提升
医改“阜南样板”全国推广,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未病共同防”,阜阳师范大学附属阜南医院签约揭牌。
每千人床位数、医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6.4张、6.4人、2.6人、2.9人,较2020年分别增长19%、34%、37%、39%。
这四年
综合治理
榜上有名
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单位。
这四年
城市建设
提档升级
加快北向融城步伐,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34.6万人。
这四年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7000公里,阜淮高速建成通车,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城乡公交实现一体化。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这四年
乡村振兴
提质增效
粮食总产稳定在18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为“好”的等次,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
时间,勾勒年轮的更迭,刻下前进的印记。
2020-2024
四年来,全县广大干群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向前,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产业发展更加高效,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338.5亿元,年均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24.6亿元,年均增长7.2%;工业投资63.1亿元,年均增长2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较2020年增长11.4%;2024年上半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152元、9763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9.2%、42.6%。
蒙河拓浚、洪汝河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136万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成。
蒙洼居民迁建安置9109户33216人。
莲藕、芡实等水生蔬菜面积达4.5万亩,稻渔综合养殖面积达7.4万亩。
全县19.78万人脱贫,90个村出列。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累计建成省级中心村253个。
打造淮河流域独具特色的庄台美景,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红亮箱包有限公司做大做强,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建成使用。
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实力阜南秀美阜南建设新篇章。
策划:张磊
撰稿:张蕾 董振乾
摄像:司东
视频:程前 侯倩
编辑:刘梦晨 李琼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