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启动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2024-08-18 17:21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8月17日,在“凝心聚力 协同创新”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4)开幕式上,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肥胖症作为独立的疾病,其复杂性与多维度成因远远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需要在规范路径的指导下开展多学科协作。目前,在中国肥胖联盟的倡导下,百余位多学科权威专家积极推动《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的制定,旨在为肥胖症的诊疗提供科学、规范、同质化的指导路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强调,肥胖症成因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制定减重方案时必须因人施策,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个性化,这样才能真正帮助肥胖症患者实现减重目标,并维护其长期的体重健康。


随着药物疗法、手术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患者选择回归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系统的治疗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建立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连接多种治疗手段与患者的桥梁,更是实现患者减重目标、维护长期体重健康的关键所在。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肥胖症为链条,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为患者提供标准化、多学科、一站式的体重管理方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指出,“中心”集诊断、治疗、教育、随访于一体,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可持续的减重方案,并通过持续监测与调整,确保减重效果的最大化与长期维持。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的多学科协作,也将对肥胖症共病的防治有积极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宇清认为,肥胖症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帮助患者管理体重的同时,也降低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进一步降低患者和国家的疾病负担。


在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的诊疗服务中,患者的有效随访尤为重要。而数字化平台和工具的使用,就能让管理过程更便捷、高效同时兼顾个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表示,体重管理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动态、精准的方案是体重管理的基础。“通过AI技术等科技手段的应用,配合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医生能够高效地对患者体重进行监督管理、动态调整,以达到长期体重管理的最佳效果。同时,大数据的应用还将成为推动肥胖症研究和治疗手段创新的基础。”陈伟感慨道。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北京协和医院
消费
聚焦减重!北京友谊医院举办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
新京号
北京友谊医院肥胖症诊疗与体重管理中心成立
北京
北京11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北京
慢病导致死亡人数比例超8成,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时事
世界肥胖日丨减重并非越快越好,预防肥胖从孕期就开始管理
消费
社区就诊挂号免费,通州区体重管理门诊全面开诊
北京
早安北京0319:最高温20℃;满分510分,今年中招政策发布
北京
雄安新区启动区:打造未来之城先行发展示范区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鲁医健康说”东营卫生健康系列体重管理服务年专场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