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玉米,在北京顺义的一处科研基地中生长,有的刚刚抽穗扬花,有的已经成熟待收……
近日,第一届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同时举行了玉米种业科研现场会,在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顺义基地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家们,共同观摩和探讨我国玉米种业发展的未来。
8月11日,育种家们走进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顺义基地,探访玉米育种情况。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最大粮食作物,玉米面临攻关难题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6亿亩左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总产量最高的作物。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介绍,玉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压舱石的作用,但也要看到,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水平,较农业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玉米起源于中南美洲,缺少玉米遗传多样性,一直是我国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障碍。当前,我国玉米单产约为美国的60%左右,还有很大的产量挖掘潜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周文彬介绍,种质改良关键在于可用于品种培育的优异育种材料的创新,可以说,我国玉米品种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离不开种质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全国大协作。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也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精准鉴定以及优异材料创制等等。我国在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保存的玉米种质资源达3.6万份,其中地方品种资源占比约七成。在即将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还新收集了6000余份玉米地方品种资源,为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种源支撑,“未来,如何将这些资源变成育种家可以用的好种质,就需要全国的玉米专家协作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创新工作。”
8月11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顺义基地,正在培育的极早熟玉米。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需求不断增长,粮食安全的主战场
尽管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巨大,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超过2700万吨,2024年上半年,玉米进口量为1105万吨,尽管同比进口量有所下降,但数量依然巨大。
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生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00年,我国三大作物中,玉米占27%,2011年达到40%,2023年达到45%。玉米需求增长的背后,不是直接食用的玉米增加,主要是饲用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在当下及未来,这一需求仍然在不断增加。”
2023年,我国开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在三大主粮中,玉米无疑是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周文彬表示,玉米是种业振兴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千亿斤粮食增产的主要力量之一。
“我国玉米面临着单产提升和国际竞争双重挑战,而破局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种质创新,其中种质创新是品种培育的基础。”李建生说,“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创新的落点还是在种子上,有好的种子,产业才能够更好发展,而推动种质创新,需要集合更多的育种家们,乃至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地交流和碰撞,为种质改良、创新提供新的路径和基础。”
8月11日,首届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现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供图
种业攻坚之战,满足不同产业需求
8月11日下午,北京顺义,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家们,走进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科研基地中,观摩各种长势不同的玉米。
“这是我们正在培育的极早熟玉米,”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黎亮介绍,“在我国,极早熟玉米品种仍然有较大的空缺,也是我国玉米育种中主要的短板之一。我们正在培育的极早熟玉米,较为适合无霜期更短的东北地区种植,具有早熟、耐密、高产、宜机收等特点。”
在基地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科研项目,如适合黄淮海气候和土壤的玉米新品种,适合西南山区的玉米新品种等。此外,这里还承担着玉米种质资源保护、扩繁、分发等任务。
在一处引进玉米的种植区,记者看到,玉米田中标识着资源的来源、特点等,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李明顺介绍,“这些引进的玉米资源,在这里保存下来,同时进行扩繁,然后会免费分发给需要这些资源的科研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赖锦盛表示,种质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种质创新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前景。“应尽快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大协作,形成全国一盘棋统筹布局的新局面,稳步推进我国的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工作,这也是推动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他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