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将建一批实验校(集团)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巫慧
2024-08-12 20:35
根据安排,6项行动从2024年8月开始部署,将持续推进至2027年。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开展大单元教学研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教师全员实训……近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布了《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将启动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深化、教学评价改进等6项行动,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统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北京市教委表示,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发掘培育一批育人特色鲜明,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引领性的典型区域和学校,加快形成富有首都特点、彰显首善标准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2035年实现首都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安排,6项行动从2024年8月开始部署,将持续推进至2027年。


在课程上,北京鼓励学校聚焦培养目标,充分挖掘资源,建设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群、特色课程体系。同时,将指导学校提高校本课程质量,义务教育阶段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通高中注重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习样态,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成长需求。


在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中,北京将通过实验区、实验校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攻坚课程教学改革重难点。全市设立一批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集团),建设一批课程教学改革基地,支持一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重点问题,探索不同区域、学校的有效实践模式。


开展普通高中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突破学段、校际边界,集中优势力量建设更加丰富、优质、适切的课程资源,实现学生连续培养、联合培养。鼓励各区相应设立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区将教材选用权下放到教育质量高、管理能力强的普通高中学校。


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其中将推动以校为单位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开齐开足开好劳动课,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实验教学、课后服务,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渗透,贯通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指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常态化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单位充分发掘优质文化资源,组织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


《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评价,记录学生德智体美劳多维度、全过程动态数据,生成学生精准画像,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更好地因材施教,引导学校优化育人方式。探索人工智能对学生学习成长情况的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中高考应用,加快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编辑 巫慧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服装学院成立时尚管理学院,探索将时尚管理列入全校通识课
教育
与人工智能交互、让文物“活”起来,板厂小学探索素养成长型课堂
教育
北交大雄安校区诚聘全球英才!
新京号
便捷智能、改革创新、开放共享!未来之城这样打造“未来教育”
新京号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成立“人工智能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教育
央媒关注!雄安让城市发展与青年成长同频共振
新京号
未来之城如何打造“未来教育”
新京号
教学成果奖丨杨芙清院士团队: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型软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京号
北京石景山区推出“大科学教育”强基等五大工程
教育
去年丰台百姓眼中的“十件大事”揭晓,老年人吃饭问题排第一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