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古桥御道焕生机,北京中轴线完成系列交通修缮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王贵彬 编辑 刘梦婕
2024-08-08 18:37
用“最小干预”原则修缮万宁桥,南中轴御道实现全面贯通。

提起万宁桥这几年的变化,打小住在什刹海附近的陈大爷逢人就夸,“之前路可没那么漂亮,现在不仅平整了,桥两侧架着的管道也都拆除了,看上去更美观,和中轴线的形象也更相符。”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全长7.8公里的轴线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为配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了包括万宁桥修缮工程、南中轴大修工程以及永定门内大街大修工程在内的一系列项目,通过道路养护维修进一步修复中轴线历史风貌,提升中轴线交通品质。

 

以“最小干预”原则修复万宁桥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不仅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北京市唯一仍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经过修缮的桥面平整干净,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桥下,运河之水静静流淌。


8月8日,一辆公交车从万宁桥上驶过。实习生 姜扬涛 摄


万宁桥自古以来就具备突出的交通功能,桥面上是城市道路,地安门外大街南北贯穿;桥下运河东西流过,运输货物的漕船曾在此通行。万宁桥是京城的交通枢纽,更是至今仍然在役的古石桥,道路通行需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修缮工程中被赋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2020年,万宁桥修缮被列为中轴线申遗工作中的重点项目,成为市交通委城养中心组织开展的第一个文物桥修缮工程,2023年该工程完工。

 

据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臧宏阳介绍,万宁桥历时多年,文物的保护状况较差,存在桥体石材开裂、风化、勾缝脱落等问题,亟待维修。为此,市交通委城养中心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地质雷达扫描等技术,对万宁桥进行了全面“体检”。

 

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市政四处大修项目部经理苏春杰告诉记者,在修缮过程中,工程团队依据“最小干预”原则,利用传统材料和技术修复石材裂缝与勾缝问题,既防止了外界侵害,又保留了桥梁的古朴韵味。同时,工程团队完成了沥青油面重铺、坡度优化、橡胶沥青防水层铺设等工作,以减轻车辆对桥体的影响。


在万宁桥修缮过程中,工程团队依据“最小干预”原则进行施工,保留了桥梁的古朴韵味,通过沥青油面重铺和坡度优化,减轻车辆通行对桥体的影响。实习生 姜扬涛 摄


这样的“最小干预”修复原则也被一些细心的市民游客注意到。今天(8月8日)上午,来北京旅游的张先生正骑着共享单车沿什刹海岸边绕行,经过万宁桥时,特意将单车停靠在路边,站在桥上拍照,“这个路面很新,但是桥墩却已经风化,留下古都的历史感,很有北京味道。”

 

南中轴路“中央御道”实现全线贯通

 

在北京中轴线上,除了万宁桥修缮,南中轴御道的修复成果同样亮眼。

 

“现在翻修以后,御道更加漂亮了,我们晚上没事儿经常来这里遛弯儿。”家住西草市街的郭阿姨见证了南中轴御道的修复工程。


南中轴御道南起永定门、北至正阳门,明清两代,皇帝前往天坛祭天或至先农坛扶犁,必经南中轴御道。2019年,市交通委城养中心启动南中轴路(永安路-珠市口大街)大修工程。


南中轴路(永安路-珠市口大街)大修工程打通了最后523米御道,实现永定门至前门御道全面贯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这一工程南起永安路,北至珠市口大街,虽然全长只有523米,但打通了最后一段御道,实现了从永定门至前门中央御道的全面贯通。同时,该工程也是对现代城市交通需求的积极响应,在完善区域路网体系、改善区域周边出行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御道的修复是对历史的复原。“在修复工程的前期设计阶段以及后期选材阶段,我们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臧宏阳说,工程团队依据正阳门城楼下现存御道遗址和20世纪40年代的实测数据,以青白石为材料,用重达1.6吨的御心石与0.6吨的条石修筑。斜墁上的每一条刷道,皆由工匠手工凿刻,每块石材都加盖供货单位、生产日期、合格章等标记,确保可追溯性。

 

此前,行人和骑行者在南中轴路面临通行不便、中央御道中断等问题,需绕行外侧步道,多次等待红绿灯方能穿越。这一状况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2023年,市交通委城养中心还完成了南中轴路(北纬路-南纬路)慢行系统完善工程,在南中轴路与北纬路、南纬路交叉口增设人行过街灯控设施、人行横道和二次过街岛,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行人在享受连贯的中央御道时,也能更加安心地穿过路口。

 

今天上午,记者在南中轴路看到,不少行人和骑行者从路口顺畅通过。一位散步的老人告诉记者,新增过街岛以后,老年人过马路时能歇一歇,挺好的。

 

中轴线沿线道路将有更高养护标准

 

北京中轴线上的交通修缮工程还包括了永定门内大街大修工程。永定门内大街从永定门城楼脚下起始,直至南纬路路口,南有永定门、东有天坛、西有先农坛,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走廊,更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


为配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市交通委城养中心2021年组织完成永定门内大街大修工程,通过道路维修提升区域交通环境,同时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为配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了永定门内大街大修等一系列交通修缮项目,提升中轴线交通品质。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大修中,城养中心对永定门内大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造。对沥青路面铣刨加铺,确保路面平整舒适;对慢行系统进行整治,提升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与便利性;此外还进行了标线恢复、通道维修及桥梁维修等工作,确保道路的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此次大修,永定门内大街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也有效优化了中轴线区域交通环境品质。未来,中轴线沿线的道路也将有更高的养护标准。


据市交通委城养中心介绍,中轴线沿线所涉地安门内大街、景山后街、天桥南大街等十余条市管道路全部纳入重点区域重点道路设施台账,以高路况指标组织日常养护,高标准实施中轴线沿线道路设施治理。坚持分级分类管理,突出重点,优化分类管理清单,加大典型病害治理力度,同时还将主动问需,定期召开行业、街道工作会,以需求为导向推动精细化管养,提升中轴线路域道路交通品质,助力全方位服务展示申遗成果和中轴线的独特价值。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实习生 姜扬涛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裴剑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贵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北京中轴线:古都之脊,文化长廊

相关推荐
千年文脉作轴,徐州彭城七里重塑城市更新标杆
时事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成型
北京
城市新地标要来了、“雄安”客户端即将上线……一波好消息传来
新京号
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免费预约开放,镇水兽亮相
北京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打造“博物馆之城”,委员们认为还需要建设这些博物馆
北京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