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最高类别
新京报 编辑 张牵
2024-08-08 12:13

新京报讯 据陕西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7日,据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秦岭办)消息:2023年,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82.20;秦岭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持续恢复;水质指示物种尖头大吻鱥近日首次被发现……秦岭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最高类别。


坚决当好秦岭卫士,健全常态长效管控机制,推进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省直各部门和涉秦岭6市协同联动,督导整改中央环保督察、黄河流域警示片等反馈的涉秦岭问题;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及时督办约谈,警示曝光查处的问题;持续完善数字化、网格化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条例护山、智慧控山,巩固拓展小水电站退出、尾矿库治理、农家乐规范成果;实施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推进秦岭国家公园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狠抓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


秦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陕西以汉江、丹江为重点进行大保护,制定方案保障丹江口库区上游流域水质安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健全“河湖长+”协作机制,实施汉江、丹江“一河一策”方案和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持续完善水质保障管控体系。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张清香介绍,在各项措施推动下,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十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坚持保护与发展“同频共振”,出台《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力“两山转化”与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探索拓展“绿富”共赢路径。商洛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瀛湖枇杷、镇安板栗、洛南核桃等一大批“秦岭山珍”走出国门远销海外;39座小水电站创建为国家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27个矿山入选全国和省级绿色矿山名录;12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秦岭的好山好水,已成为陕西的绿色名片、当地群众的“金山银山”。


编辑 张牵

相关推荐
旅行社非法组织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被罚!最高检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去年北京七成以上河流水生态状况达到优良水平
北京
北大教授“发现”1426亿棵树!
新京号
市委书记要求:要坚持每周暗访,敢于较真碰硬
政事儿
给森林“照CT”,北大郭庆华团队绘制全国首张“树密度地图”
教育
一周碳要闻:钠电池寻路(碳报第148期)
财经
早安北京0423:最高温28℃;去年地铁10号线客流量最大
北京
“低空+旅游”如何激发消费新活力?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碳报第147期)
财经
生态头条 | 煤矿疑污水渗漏致数十亩耕地被淹,官方:成立调查组调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