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纪录片《前浪》总导演:老年人的状态比较洒脱,下一季聚焦中年人
新京报 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2024-08-06 16:52
中年人还处在社会规矩之中,会有很多的顾虑,会很在意自己的体面和形象感。难也要去做,因为——“我们想拍的是每种人的困境。中年人的痛感是很现实的,不比老年人差。”——范士广

纪录片《前浪》通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用7集内容展现了老年人真实的生活图景——《不老爱神》记录在宜家相亲的老年群体对爱情的追求;《明天会更好》持续跟踪一位96岁老人的驾考之路;《顺水行舟》讲了一位老人的网购生活,混杂着悲情和幽默;《洗澡》拍了五位老人洗澡的群像,讲述人生的疼痛、生命的尊严……


该片在腾讯视频、东方卫视播出后引发了各方热议,得到不少年轻和中年观众群体的关注和认可。《前浪》日前收官,总导演范士广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分享他长期跟拍老年群体的感慨: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和自身性格的关系很大。他透露,《前浪》的下一季已在筹备中,摄制组计划把镜头对准比老年人更难拍的中年人,拍摄地域不再限于上海,希望打破方言的限制,触达更广阔的观众群体。


《前浪》第6集《顺水行舟》不仅是王敏华的故事,也是当代老年人生活的缩影。


老了过得好不好,跟性格有大关系


《前浪》摄制组从2022年11月开始调研、拍摄,用了一年时间拍下了近二十位当代上海老年人的故事。范士广表示,《前浪》希望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去改变公众对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想让年轻人和中年人从中了解老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因为那是大家的未来。“人生途中是会有很多迷思和执念的,这些老年人的生活会让大家看破这些迷思。‘风物长宜放眼量’,时间跨度变长了之后,很多特别执着想要得到的东西,你会觉得也没那么重要。”范士广和他的团队观察到,老年生活里最重要的不见得是钞票,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氛围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在跟踪拍摄老年人的过程中,《前浪》摄制团队深入地看见了他们的悲与喜,对于“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有感触。“老了过得好不好,跟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一直都怨天尤人,很玻璃心,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那大概率到老了也过得不好。”《前浪》第6集的主角——75岁的王敏华老人给了摄制组很大启发。原本他们想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如何跟疾病做斗争,却意外发现王敏华并没把这个病看得很重,还是在开开心心地网购,“这集原本的名字叫‘逆水行舟’,片子做完我觉得不合适了。因为王敏华女士教育了我们,顺水行舟的人生态度也很好,所以改成了《顺水行舟》。”


拍纪录片克制不煽情,真实最重要


《前浪》既呈现了老年人的真实生活,也折射了人性的多面性和生活的复杂性。例如第3集《明天会更好》跟拍一个96岁老人考驾照,故事听上去非常励志,但这一集没有停留在美好的一面,反而让观众看到了更多生活复杂的面相——依然向往着诗与远方的灵魂和“明天不会更好”的身体的矛盾;伴侣身体衰老状况不同步所带来的冲突;照看年老的父母给重负在身的中年子女带来的压力等……范士广说,纪录片大家之所以能够看得下去,一定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的一定也是复杂的。但无论文学也好,纪录片也好,它们呈现真实的复杂性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活,并过好生活。”


老年人的生活有温馨浪漫的一面。


范士广是高分纪录片《人间世》的导演之一。这次的《前浪》在叙事风格上比《人间世》更为克制,几乎没有旁白解说词,音乐的使用也颇为谨慎。范士广表示:“我跟作曲董晓娇专门说过,在这部纪录片里音乐不应该是煽情的,而是一个陪伴。”不过,克制的形式之下,创作者敏锐的触角、充沛的情感并未改变。范士广坦言,自己因为拍《前浪》对老年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认为衰老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它让生命有了终点,不再是旷野,而是有起点也有终点的轨道,那这个过程就变得有了意义。”


下一季已在筹备,以中年人为主角


《前浪》的拍摄对象都是生活在上海的老年人,他们日常多数时候都使用沪语对话。播出后也有观众表示,必须要配合字幕才能搞清楚爷爷奶奶们在说什么,看起来有点累。范士广承认,《前浪》的方言的确给观众观看带来了一些难度。因此,摄制组考虑下一季节目在更广阔的地域寻找拍摄对象。不仅为了语言上更好懂,也是希望节目能够有更多的落点,拍摄的人物更具有代表性。范士广透露,下一季节目将以中年人为拍摄对象,目前已在筹备中。


每个时代都有重要的社会议题。范士广认为“中年”是当下中国社会重要的议题,就如同“青年”是20世纪80年代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一样。范士广透露,摄制组目前已经开始寻找和接触拍摄潜在的拍摄对象。“拍中年人也需要提前规划一些维度,比如生育、婚姻、职场等,每一个都不是小问题,我们就从这些方面入手去寻找。”初步接触下来,他和团队的感受是拍中年人会比拍老年人更难。因为老年人的状态是比较洒脱的,中年人还处在社会的规矩之中,会有很多的顾虑,会很在意自己的体面和形象感。难也要去做,因为——“我们想拍的是每种人的困境。中年人的痛感是很现实的,不比老年人差。”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莲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