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她是幸存者》|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申璐 罗东
2024-08-06 15:04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7月我们选出的16本书中,不少书籍都从各自的角度给出回应。本篇为其中的​《她是幸存者》。

《她是幸存者》,[美]格蕾丝·赵著,陈磊译,后浪|九州出版社,2024年6月。


推荐理由:


“我这一生中至少有过三位母亲。”在这本书的序言中,韩裔美国社会学者格蕾丝·赵(Grace M. Cho)称,这是一本为母亲而写的“文学葬礼”。格蕾丝的母亲代表的是从1945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美国军队提供性服务的约一百万韩国女性,以及嫁给美国男人并移居美国的十万韩国女性。


在格蕾丝的记忆中,儿时母亲曾是家里的支柱,她以一手精妙的厨艺与时刻体察他人的姿态搭建起她与女儿在异乡的生存空间。那时,这个家的父亲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出海,没有人知道这位母亲如何一步步在不属于自己的社区拉扯起家庭。到了格蕾丝15岁,勇猛精进的母亲却突然被确诊“炫彩精神病”。当她说出昔日曾被跟踪、骚扰、迫害的经历时,周围人都觉得这是“疯话”。直到30多岁的女儿开始为母亲做饭,从更广阔的角度回看母亲的一生时,才逐渐发现那些“疯话”最初完全是出于理性并基于现实。在格蕾丝与“第三位母亲”的相互救赎中,一段被压抑的家族历史徐徐揭开。


这段历史不只关于个体的经历,也是深陷其中的个体与世代、地缘政治暴力与系统性压迫的历史残留。这种残留甚至曾化作禁忌的幽灵,融入家族的跨代记忆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书写就是驱散幽灵的努力。在格蕾丝看来,困扰人们的从来不仅是创伤本身,更是人们对创伤所秉持的缄默。那些“社会认为不值得为之流泪的人”,同样也有波澜壮阔的一生。


撰文/申璐

编辑/荷花 张瑶

校对/贾宁

相关推荐
《宇航员》|每日一书
文化
《造脸》 | 每日一书
文化
《平原》|每日一书
文化
《的》丨每日一书
文化
《焦虑的一代》|每日一书
文化
《轨道》|每日一书
文化
​《清承明制》|每日一书
文化
《欲望的先知》|每日一书
文化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每日一书
文化
《不再踏入流量的河》|每日一书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