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引导千亿国资陪伴“硬科技”
新华社
2024-08-01 17:49

据新华社消息,历经18个月,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个“大算力”芯片近期终于实现流片,但联合创始人李秀冬却乐不起来:搞芯片是“马拉松”,加上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资金上“压力山大”,产品开拓、后续研发都成问题。



就在这当口,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出手”,投资1.5亿元股权,不强调短期收益,并提供智力支持。如此,解了企业“燃眉之急”,还带动社会资本跟进,让客户更有信心,迅速打开了市场。


“政府‘耐心资本’的出现,让我们有了‘耐住性子’的底气,用持续攻关实现更多突破。”李秀冬说。


“耐心资本”,顾名思义就是“长钱”,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干扰,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能陪伴硬科技、科学家与创业者“长跑”。


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这两年,北京积极引导国资做“时间的朋友”,给力“从0到1”创新,锻造“明天的产业”。2023年12月,北京成立4支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瞄准机器人、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和信息产业,紧抓发展变革窗口期,力挺关键技术产业化;2024年6月,在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绿色能源和低碳等领域再设一批基金,累计规模达千亿元。


国资如何练就“耐心”?北京打破传统政府股权投资模式。在架构上,采用“国有+市场”双管理人,既满足安全要求,也保证了灵活度;在决策上,政府部门、管理人共同推荐形成“项目库”,实现产业引导、市场选择“双赢”;在管理上,打破以往存续期的限制,按单个项目的投资周期进行滚动管理。


“政府看的是综合收益的‘大账’,基金将重点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北京市经信局规划处副处长邹根红说:“对有利于战略布局、打通行业堵点的领域,即使周期长、收入低,也要保持定力、耐心持有。”


用好“指挥棒”,让考核考出正能量、考出高质量。作为投资“操盘手”之一,北京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望南介绍,在考核设定中,财政、经信等多部门反复征求意见,给了初期不要求内部收益率(IRR)等很多“包容空间”。


以“耐心”强“信心”,为更多企业、产业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目前,前4支基金已完成45个项目的投资决策,涉及金额约51.46亿元。


编辑 刘佳妮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
北京持续培育首发经济,今年前5月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
北京
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出炉:披露率超四成 25家成ESG先锋
财经
北京银行霍学文:陪伴科技企业成长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财经
深耕北京科技金融主阵地 银行加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支持
财经
培养未来公民,北京市少年宫暑期带80名小学生走进三大场馆
教育
​北京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券发行 期限不超过5年
财经
生态环境部丁辉:打造中国ESG发展新格局,建议聚焦三大维度
双碳与ESG
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 公安部印发意见
第一看点
江小涓最新演讲全文:科技和金融“双向赋能”正当时
财经
搭建产融新生态,新京报贝壳财经启动“科技资本共融计划”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