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报告称人民币国际使用水平保持历史高位 需从多个方向稳步推进
新京报 记者 姜樊 编辑 白华兵
2024-07-27 18:09

7月27日,南开大学携手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24国际货币论坛上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显示,中国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人民币国际使用水平保持历史高位,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但也面临多重挑战。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逐步转向常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制度型高水平金融开放,扎实提高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广泛性和便利性。


人民币国际化仍面临多重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报告认为,中国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含金量”。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快金融高水平开放步伐,促使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质增速。同时,国际货币合作大踏步前进,为人民币国际使用搭建广阔的平台。而金融周期分化与波动下人民币融资功能增强,成为2023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高光亮点。


不过,人民币国际化仍然面临多重挑战。报告显示,国内经济基本面承压,外部地缘政治风险高企,人民币国际信心易受影响。原因主要是:疫情疤痕效应明显,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还没有完全得到修复。而且在内外需求偏弱之外,我国还面临房地产行业风险、地方政府化债压力等国内突出问题,叠加全球资产避险情绪等问题,短期内都有可能削弱各方主体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和安全性判断。


报告还认为,收益率是核心决定要素,人民币资产端面临资本流出压力。由于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走低,特别是股票等人民币计价的风险资产价格下跌,使得投资职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面临挑战。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弱,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相对缓慢。这会影响全球人民币流动循环,对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发展形成制约。


人民币国际化需从多个方向发力


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报告建议,要抓住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国际货币金融变革的契机,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同时,坚持以开放促合作,坚信“合作能够发展,发展可以共赢”。践行和平发展和多边主义,团结一切有生力量,构建包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供应链合作网络。


“努力提高中国金融体系对全球供应链的支持与保障力度,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夯实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基础,以国际货币金融变革促进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还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以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推动制定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全球标准,以高水平金融开放促进全球供应链互联互通。


此外,报告还建议,我国应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定制化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构建政企协同的供应链保险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风险管理对供应链稳定的保障作用。同时提高CIPS对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服务质效,更好支持“一带一路”、RCEP等重点区域的贸易投资活动。参与国际组织牵头的跨境支付标准研制工作,积极提供安全、便捷、可兼容的跨境支付服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樊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海湖庄园协议”重塑全球规则体系下,中国应如何应对
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第一看点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5年招生政策及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北京引领数字经济迈向数智经济
北京
中国高等教育 | 龚旗煌:从理念到实践:人工智能赋能下的高等教育创新探索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十四五”成绩单来了;夏夜抓“季鸟猴”违规吗?
时事
一周碳要闻:从“绿电拼团”到“专线直供”(碳报第149期)
财经
啤酒企业财报:高端化维持不变,即时零售提供增量,行业淡季逆袭
消费
首创城发:国企筑就好房子,禧悦兴城“六好现房”落位大兴新城
房产
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