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节韵汇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来了,大暑养生知识敲重点!
新京报 编辑 艾峥
2024-07-22 07:35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北京时间7月22日15时44分,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在“上蒸下煮”中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段。这一时节天气怎样?怎么吃才健康?如何预防“情绪中暑”?一起来看。



大暑三候


大暑,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的大暑处于三伏天的初伏末、中伏里。今年的中伏从7月25日开始至8月13日结束,共计20天。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大暑古时亦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2024年7月17日,在位于豫鄂两省交界桐柏山脉的抱朴谷景区,萤火虫在林间飞舞。图/IC


世上萤火虫约有两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大暑来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前后,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天气


常年大暑时节,我国夏季范围扩展到约530万平方公里,达到一年中的鼎盛。也是在大暑期间,夏季开始盛极而衰的过程,之后进入立秋节气,秋季开始扩充地盘。


大暑节气的平均气温在24节气中最高,平均高温日数最多,极端高温出现次数也最多,是绝对的“三料冠军”。在南方,大暑期间不管是气温的绝对值,还是高湿度下的体感温度,都将达到一年中的鼎盛。而在华北一带,此时高温出现的频率通常比不上芒种和夏至,但由于大暑期间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往往体感温度更高,相比此前烧烤式的干热,此时蒸笼般的闷热更让人不适。


除了炎热,大暑时节也常会出现暴雨。北方地区的雨季有“七下八上”之说,意思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一时段,北方将迎来一年中降雨最集中的时期。此时华北、东北等地降雨常常来得急促凶猛,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旱涝急转现象。


常年大暑期间,也是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集中生成和登陆我国的时期。华东及华南沿海等地公众应密切关注台风预警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台风准备,远离危险区域。


图/气象北京7月21日发布


大暑节气,北京将以雷雨开篇。由于对流性强,局地雨强较大,还可能伴有短时大风或冰雹,需注意防范。虽然气温将在雨水的带动下有所下滑,高温预警即将解除,然而闷热的感觉却难有减轻。


未来一周,雨水将频繁出没,气温基本不会再次冲破35℃高温线,但湿度大,湿热和雷雨将取代高温成为接下来的天气主角儿。


大暑习俗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农业活动较为繁重的时节。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忘在每年这个日子里,忙里偷闲,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民间有喝伏茶、晒伏姜等习俗。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风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斗蟋蟀


图/IC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节气,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风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养生


都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时节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温和潮湿了。那么,此时我们应该如何养生?怎么吃才健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情绪中暑”


炎热的天气不仅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易引起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高温天气,小心情绪中暑。


图/国家应急广播


防暑降温重细节


大暑时潮湿闷热的天气极易引起中暑,因此,防暑降温是养生重点。此时应避免在烈日下曝晒,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大暑时气温高,比较炎热,人容易感到疲倦。所以,这时候要注意睡好午觉,以保持精力充沛。此外,也可常食一些具有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作用的药膳,如清暑祛湿茶、藿香叶粥等。


“夏练三伏”悠着点


在民间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说法,意思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天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抓好这两个机会可提高强身健体的作用。大暑正处于“三伏天”,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此外,要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进食冷饮,否则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益气养阴勿过补


视频/人民网科普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选择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食物。大暑节气暑湿之气较重,人易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肢体困重等症状,可适当多吃燥湿健脾、益气养阴的食物。如用橘皮10克(鲜皮加倍),加适量冰糖,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常饮可起到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


大暑时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在饮食上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外,还应多吃如山药、大枣、蜂蜜、莲藕、百合等益气养阴的食物。但不宜过多进补,尤其是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等。


资料来源:健康中国、新华社、新京报、气象北京、国家应急广播、人民网科普、CCTV4公众号、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天气网


编辑 艾峥 设计 孙剑飞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推荐
向肥胖说拜拜:一所高校的燃脂计划
时事
专访黄博:国家长治久安,靠的不是消灭差异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9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红色娘子军》引领展演季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新京味儿戏剧《玩家》上演
娱乐
跟着夏风去旅行吧!到清凉的地方
财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里有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丨主题书单
文化
新闻8点见丨拜登宣布退选,美国大选悬念再起?
时事
热门评论
韩永明
7天前
啥叫伏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