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拥有独立的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取得发明专利,接触最前沿科技……
在皖南医学院,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通过加入创新型人才培养小组,更好地挖掘了自身潜力,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目前,该校已经组建了54个创新型人才培养小组,涉及法医、遗传、制药、纳米科技、医用材料等热门领域。
参与教师100余人,累计培养学生近3000人。小组成员经过专业而系统地培养,不少人都考取了高水平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的更进一步攻读了博士学位。
皖南医学院
兴趣指引 因材施教
“十佳教师”带头建组育才
今年春季考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硕士的尹峰同学即将告别母校,他告诉大江资讯记者:“我很幸运,大一时就遇到了吴志浩教授。他在某次授课时介绍了‘北斗科研兴趣小组’,我高中时就对生物学很感兴趣,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吴志浩教授主持的“北斗科研兴趣小组”
在吴志浩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尹峰和同学们不仅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SCI论文。这些经历让他们在名校研究生复试时备受考官青睐。每年考研季,“精准医学北斗科研兴趣小组”都有不少成员考上了心仪高校的研究生,与吴志浩教授分享心中的喜悦。
创新型人才培养小组人才辈出,得益于培养教师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广阔的视野。吴志浩教授自意大利、德国和美国留学归国后,不仅在肿瘤微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发现,还一直承担着皖南医学院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工作,被评为全校首届“十佳教师”。
吴志浩教授的实验原理教学
近五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性课题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30篇。他还作为编委编撰了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
同为全校“十佳教师”的黄磊教授主持的是“零点学生科研兴趣小组”。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科研兴趣小组专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及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领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
黄磊教授主持的“零点学生科研兴趣小组”
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愿报名、面试选拔或导师推荐的方式加入其中。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科研兴趣小组目前设置了影像组学、医疗电子、纳米材料、微流控技术四个专业方向。
据黄磊教授介绍,考虑到小组成员毕业后主要进入医院的影像室、医学工程部工作,而相关高精尖医疗仪器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零点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的教师团队在建立“医疗仪器模型”方面下了一番苦功,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还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团队师生在临床工程方向已取得了45项专利成果。
参加“零点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的同学们
教师团队还积极辅导学生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生物医学工程技能竞赛等,助推学生在本科阶段有计划地提升学术素养,接触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业内专家,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
其实,早在1996年,皖南医学院就诞生了第一个针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明星”小组,主持该小组的汪萌芽教授和参与小组指导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的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团队在全国享有声誉,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汪萌芽教授创建“启明星”小组创新型人才培养品牌
指导“启明星”小组的“教师天团”拥有1名首批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名省级教学名师,还参编了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理学》《麻醉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心理学》等。他们连续四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目前成功申请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参加“启明星”小组的同学们
“启明星”小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直博生为标志的系列人才培养成效,已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军事医学科学院等20多家单位输送了创新型研究人才。
多措并举 精培人才
校方支持本科“才子”大展身手
聆听“大咖”授课,成长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找工作省时省力——皖南医学院不少本科生满怀期待地走进“卓越班”“天坛班”“安定班”“紫云英班”。
卓 越 班
“安徽联合医学卓越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理工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于2021年共同发起组建,面向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
卓越班
学生培养采取“3+2”双校区培养模式,即第1~3年级在原校就读,完成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第4~5年级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读,完成临床课程和临床见习、实习等学习。
“安徽联合医学卓越班”学员采取遴选制,今年皖南医学院首届13名“卓越班”学生顺利毕业,考研A区达线人数12人,达线率92.3%。
天 坛 班
皖南医学院依托临床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发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在神经科学方面的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优势,开设“皖南医学院天坛班”。
天坛班授课现场
学校每年通过“双选制”遴选出20-30名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进入班级学习。
安 定 班
皖南医学院联合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开设“皖南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安定班”。学校每年通过“双选制”遴选出20-30名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进入班级学习。
校 企 合 作 订 单 班
皖南医学院目前有6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其中有3个“紫云英班”。其特色是:面向企业需求,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小班”导师教学,“定向”联合培养,紧密契合芜湖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实习见习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小组为本科生提供了尽展才华、提升科研能力的平台,而这只是皖南医学院推进创新型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皖南医学院践行“三早”教育理念,围绕新质生产力营造人才培养新生态,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优势,全周期、全方位、个性化地支持和引导创新型人才培育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启智赋能。
▍记者:邢 嘉
▍编辑:郭安妮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资讯,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