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有自己的宇宙》 | 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刘亚光
2024-07-13 16:53
好的阅读,总是对我们的“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发起无休止的挑战。刚刚过去的6月,哦们选出了16本好书,引领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的侧面。本篇为其中的《我有自己的宇宙》。

《我有自己的宇宙:混沌中清醒做自己的行动哲学》,作者:钱婧,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3月


推荐理由:近年来,有关工作的话题屡屡引起广泛的讨论。不过,在这一代自称“打工人”的年轻人的话语中,职场常常以一种负面的形象出现。工作与“疲惫”“pua”等词汇挂钩,老一辈“以厂为家”“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则备受质疑。有人认为,工作仍然应该是实现自我的地方,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下屡屡受挫。另一些人则认为,工作应该与生活切割,不要把爱好发展成工作,上班时当“牛马”,是为了早日财务自由,提前退休。于是以一种纯粹工具化的态度看待工作,走向对待工作的犬儒主义。


在长期耕耘职场心理学领域的学者钱婧看来,这两种情绪都是某种脱离现实情况的“梦幻我”的体现。而在这两种极端情绪之间摇摆,恰恰是当代年轻人在职场陷入迷茫、感受不到快乐的重要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积累,她希望在本书中引导年轻人意识到脱离“梦幻我”思维、构建“核心我”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模式相信在“以自我为中心”和“顺从他人”这两极之间存在一个平衡态,人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与实践接近这个平衡态。除了明确自己的核心职场任务、培养“软能力”等观念层面的启发之外,本书也如标题所言,更强调一种“行动的哲学”。很多时候,职场人的精神内耗与焦虑,往往并不能通过反思或是类似“00后整顿职场”之类的宏大叙事完成,而需要借助日复一日、具体而微的专注实践。


撰文/刘亚光

编辑/刘亚光

校对/王心


相关推荐
《大学之理念》:“大争之世”的“大学理念”之争
文化
《水星逆行》:科幻折叠、文学反思、复杂写作与AI时代的我们
文化
节日|五四青年节,致我们,致青春!
新京号
燕园书香四月天:与文字共历千种人生
新京号
丘成桐:数学的最高目标,无过于追求真与美
文化
命运的剧本还是自我的主宰:你的选择真的属于你吗?
文化
加缪:小说与反抗
文化
钱理群:关于自己最后人生的两个设想
文化
对话张容南:人类真的需要永生吗?
文化
1947-1949:瞬间抓拍与永生难忘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