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火箭大街”开建,将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牵
2024-07-12 20:36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近日,“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在亦庄新城空天街区正式启动建设。作为北京市、经开区两级重点项目,“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地处北京亦庄规划空天街区的核心节点,将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高端制造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互动展厅,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


“北京火箭大街”项目效果图。北京亦庄供图


“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占地面积约95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将围绕“聚产业、落场景、造生态”等重点环节,完善共性技术平台、高端制造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互动展厅四大功能。


其中,共性技术平台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可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静力、分离、3D打印等十余项试验及共享制造服务,后续拟通过引入市场化试验机构提供专业测试服务。高端智造中心为两栋多层生产厂房,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可满足关键部组件、控制系统、卫星终端制造等企业生产需求。创新研发中心为三栋多层生产研发楼,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可作为企业总部使用,同时整合企业生产、研发、办公的综合需求。科技互动展厅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将搭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设置航天科技体验中心,用虚拟现实的方式,提供身临其境的航天体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火箭大街”项目以服务“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为目的,通过打造涵盖火箭研发试验、生产制造等十余个共享共用实验平台,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场景拓展等全方位支撑保障。


为促进航天制造基础设施和资源开放共享,北京亦庄牵头设立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吸收航天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单位等加入,让商业航天伙伴集聚亦庄、扎根亦庄,构建完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生态。


据悉,2023年北京共发射14次商业火箭,其中13次来自亦庄。目前,北京亦庄已聚集70余家以航天为主业的市场主体,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75%以上,覆盖了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众多领域,逐步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创新连接、资源配置、协同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具备了成熟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


编辑 张牵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全国独一份!大兴能 “零距离” 看火箭发射的展厅要来了~
新京号
创新驱动,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新京号
“零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亦庄这个重要展厅年底向公众开放
北京
AI赋能科学研究,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
北京
先行先试成果丰硕 开放发展活力尽显—北京自贸试验区迈上高水平发展新台阶
北京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北京
《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海淀:未来产业蓄势起势
北京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人工智能第一城”是如何炼成的?
北京
尹力、殷勇调研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北京
尹力、殷勇调研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