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夜宿博物馆、在园林修“古建”,园博馆开启暑期活动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薛珺 编辑 白爽
2024-07-09 20:24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随着暑假到来,中国园林博物馆(以下简称园博馆)“仲夏夜之梦”暑期活动如期而至,将开展夜宿园博馆、我在园林修“古建”等活动,各个年龄段的园林爱好者都可参与。


7月9日,中国园林博物馆,参加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的小朋友参观余荫山房。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暑假期间,园博馆将开展8次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青少年可以参与“园林奇遇记”创排科普剧,扮演水禽类小动物,沉浸式夜游园博馆室内展园畅园、余荫山房与首都科普教育基地秘密花园,在剧中与“树爷爷”一起阐释植物群落、造景技巧、生态循环、园林设计等园林中隐藏的知识,与科普老师共度“博物馆奇妙夜”。

 

7月9日晚,14名小朋友将住在园博馆,领略园林夜色之美。“硅化木也称树化石、木化石,是数千万年前的森林树木倒伏后被埋入地下形成的植物化石。园博馆收藏的巨型硅化木,产于新疆奇台县距今约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硅化木保存长度约38米,推测原树高超过50米。”在室内展区,由志愿者小朋友扮演的“树爷爷”将硅化木的形成过程娓娓道来。


小朋友们参观巨型硅化木。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7月9日起至8月3日,园博馆每周末都将面向16-50岁的园林爱好者开展我在园林修“古建”活动。在专业工匠的指导下,大家将见证园博馆仿古建筑夕佳阁院落从“斩砍见木”到“一麻五灰”的修缮过程,了解地仗、油作等专业名词的含义,体验中灰、细灰、油漆等古建营造技艺,在“修旧如旧”的同时,为夕佳阁涂上新的颜色。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北京流动科技馆已走入园博馆固展二层文化厅和主题展厅前公共区域。为何敲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隔物吹球是如何实现的?太阳能如何转化成电能?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将通过“具象数学实验室”“抽象物理实验室”中的装置实现视觉化,观众可以在互动中与科学“零距离接触”,了解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原理和应用。


小朋友们在北京流动科技馆里体验。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仲夏夜之梦”活动还包含第二届青少年科普讲解大赛、“小青遇”园林志愿项目、园林文化主题讲座与七夕节主题活动等内容,园林小讲师、高校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与观众将在诗情画意中共同诠释最美园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水上娱乐、夜间游艺,北京全市公园推出280项暑期游园文化活动
北京
明天,多家博物馆闭馆,别跑空——
新京号
多家北京市属公园宣布,暑期园中园、古建院落等周一不闭园
北京
北京公园艺术季将持续两个月,音乐盛宴、夜间游艺等轮番上演
北京
这个暑期,上百场活动带你“玩转”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
宫廷雅乐在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奏响,北京历史名园资源植入副中心
北京
举办超250场活动,首都图书馆邀请市民“踏浪书海”
北京
探访“潞夏商韵・遇见好物”市集:多家博物馆顶流IP受热捧
北京
早安北京0714:最高温35℃;中招“1+3”培养实验方案出炉
北京
边修缮、边开放,颐和园苏州街开放“六一”科普专场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