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8点见丨暴雨中的防汛干部李东:帮同事脱险后,消逝在洪水中
新京报 编辑 孙琳智
2024-07-09 20:0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帮助同事脱险后,李东和车一起消失在了洪水中。7月1日21时06分,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毛田镇干部李东,和同事在防汛排查途中,突遇山洪。两天时间,200余人昼夜不停地寻找,曾受过李东帮助的村民站在路边抹着眼泪,盼他平安。7月3日15时45分,李东的遗体在下游被找到。7月5日,中共岳阳市委决定,追授李东“岳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月1日下午,李东(左一)给居民送救灾物资。 受访者供图


李东今年刚刚调到应急办,汛期期间,排查隐患、巡逻值守、应急抢险、转移安置都是他的工作。本轮抗洪中,他负责孟城村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7月1日21时06分,李东和另外两名岳阳县毛田镇干部一起,驾车在孟城村杨家片进行防汛排查时,突遭山洪。车辆被冲至条洞水库下游河流。危急时刻,李东帮助两名同事脱险上岸,自己却被洪水卷走。附近天河村的村干部方江敏(化名)告诉记者,当时车子卡在了水流中央,车门无法打开,坐在副驾驶的李东从车窗脱困后,还拉出了同事。同事抓住岸边的水草树枝爬了上去,李东却因力竭被冲走。


7月3日15时45分,在距离事发地约3公里的地方,李东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那时,他的父母和叔叔都在现场。叔叔李杰回忆,李东被发现时浮在水面上,头破了,身上都是撞击的痕迹。那3公里中,很多地方有八九米的落差,下面全是石头。


在毛田镇工作的4年间,李东先后任党建专干、组织干事、劳动站站长和应急办主任。不管什么工作,李东都能认真负责地做好。


有段时间,李东总是加班。李杰记得,侄子告诉他,是在整理镇上老人的医保信息。李东发现,原有的医保登记比较混乱,有的老人交了,有的没交。为这事,李东默默加了一个多月的班,把镇上几万人的医保资料全部梳理好,清楚地记录在表格中,再下到村里给大家核对好、办好。


有一位老人的医保出了问题,十分着急。李东得知后马上赶到老人家中,解释原委,安抚老人情绪,并承诺会处理这个问题。


申报医保需要由村里将名单报到镇里,再由镇里报到县里,老人的名字在镇医保名单上,却不在县名单里。李东查清后,冒着大雨赶到县里,快速将老人的医保问题解决。当天晚上,他给老人打电话告知办理结果,让老人安心。


李东曾说过,将问题快速解决是对百姓的负责。


在组织搜救李东的过程中,村民们询问是哪位干部失联了。得知出事的人是李东时,一些老人站在路边抹眼泪,“他比自家儿女都要好,是很好很好的人。”阅读全文>>>




夏季到来,防晒喷雾、降温喷雾等产品开始流行。喷雾类产品具有可燃性吗?在高温密闭空间内使用喷雾,会发生什么?6月28日,记者联合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在一家汽车报废回收公司对空气清新剂、降温喷雾、防晒喷雾、补水喷雾、杀虫剂等喷雾类产品的可燃性进行了试验。



现场,消防员先点燃了一支蜡烛,然后将这些喷雾对准火苗,依次喷射。记者注意到,蜡烛持续燃烧,有些喷雾气体喷出的一瞬间,火苗甚至变得更旺,延伸成数十厘米长的“火舌”。


然后,消防员将两罐降温喷雾喷洒在一辆报废汽车内。关上车门,模拟高温密闭空间。随后,消防员点燃了一块酒精棉,摇下车窗,利用一根木棍将酒精棉放入车内,几乎同时,车内发生轰燃,传来一声巨响。车前挡风玻璃和两侧车玻璃均被震碎,部分玻璃被炸飞到约10米远的地方。


6月28日,喷洒了降温喷雾的报废汽车,遇明火发生轰燃。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摄


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刘丙涛介绍,家用喷雾类产品往往含有丁烷、异丁烷、乙醇等可燃易燃物,“这些成分遇到明火就会燃烧,当人的皮肤上大量喷洒这种喷雾时,遇到明火也会点着。”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多个品牌的防晒喷雾推进剂含有乙醇、丁烷、异丁烷等成分,但商品详情页并未提示消费者产品有可燃性。记者就此咨询多家店铺客服,对方提供了瓶身照片,只有少部分有易燃标志,以及“远离火源”的文字提示。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线下化妆品店发现,线下出售的大部分防晒喷雾、头发蓬松喷雾等,瓶身都有易燃标志,以及“远离火源”的文字提示。


刘丙涛提示,购买、使用喷雾类产品,一定要认真阅读瓶身上的产品说明,并留意注意事项,远离火源,储存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尽量避免选择以丙烷、丁烷或者二甲醚等易燃可燃成分为推进剂的降温喷雾。夏季车内温度过高,容易使气罐内压力过高,导致爆裂,引发火灾,所以不能将喷雾类产品存放在车内,也不建议在高温的封闭环境内使用此类产品。在室内使用完这类产品,应该立刻开窗通风。阅读全文>>>




7月8日22时31分,最后一块石料被填进大堤缺口,然后压实,洞庭湖一线堤防完成合龙。这个中国第二大的淡水湖在局部泛滥77个小时后,再一次被人类工程隔绝,重归平静。3天前,7月5日16时许,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管涌险情,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团洲垸溃堤后,团洲垸约92%的村庄被淹没,溃口附近村庄5000余名居民紧急转移。


被洞庭湖水吞没的团洲垸。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7月5日注定是个不眠夜,各界救援力量接续而上。大堤决口处,抢险的救援人员、水利专家彻夜工作。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安能集团先后调派多支队伍、大型车辆设备第一时间紧急增援华容县。此外,武警官兵和民间救援队伍也迅速抵达现场,与专业救援力量协同作业,展开紧急抢险。


守好“第二道防线”是眼下最紧急的任务。“第二道防线”指的是离决口处两公里的钱团间堤,它全长14.35千米,此时正挡在被洪水淹没的团洲垸和暂时安全的钱粮垸之间。1996年洞庭湖一线大堤决口后,钱团间堤也被冲破,进一步扩大了受灾范围。守住第二道防线,便能控制灾情,守护钱粮垸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7月6日下午起,决口开始全面实施封堵合龙。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安全环保部部长张飚等多位专家解释了封堵合龙的必要性:长江流域很快将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按照多年气象规律、洪水发生规律,“吞吐长江”的洞庭湖可能再次发生洪水。如果不及时“堵口”,洪水可能再次涌入团洲垸,轻则导致隔壁的钱南垸被淹,重则对更大的钱粮湖大垸构成威胁。团洲垸常住人口7000余人,迫切需要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完成“堵口”后,有利于利用机械设备排涝,加速重建家园。


7日下午,记者在决口西侧看到,团洲垸大堤决口东西两侧不断有翻斗车运送石料投入决口处的湖水中,倾倒几车石料后,西侧的推土机将石料推平,东侧有一辆挖掘机也在平整决口处的石料。


封堵现场环境恶劣。雨停后的湖区像个蒸笼,烈日当空、极度闷热。在西侧决口处负责技术指导的武警战士衣服已经汗透,脸被晒得黑红。推土机驾驶舱更难熬,驾驶位靠近发动机,舱内温度高达40℃。驾驶员每20分钟左右推一次石料,每次持续15分钟,8小时一轮班。难以忍受的除了高温还有噪声和震动,大堤上风声呼啸,推土机作业下石块互相摩擦发出尖啸,驾驶室里晃动剧烈,驾驶员被震得头晕。


艰苦条件下,封堵合龙工作进展迅速。现场指挥员告诉记者,每小时有十五六辆翻斗车运送石料倾倒在决口处,将决口向内推进两三米。


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7月8日22时31分,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完成合龙,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一天。记者从中国安能集团获悉,下一步将对垸堤进行加高培厚,恢复堤身,确保堤防结构及防渗稳定。当地同步启动排涝,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阅读全文>>>


团洲乡村民刘少平今年48岁。二十多岁离家后,曾在广东打过工,也在福建开过快递站点。2019年,刘少平回到了家乡团洲乡,跟着乡亲们干起了鲈鱼养殖。2020年,刘少平投下鱼苗。1年半之后,第一批成品鱼出塘,在经历了两年低迷的鱼市行情后,2024年,刘少平终于等来了鱼市逆转。今年上半年,他增产一半,将每塘2000多尾的养殖量增加到了5000尾。


7月6日,有受灾养殖户去往有关部门反映受灾情况,当地政府表示已经登记了受灾情况。公开资料显示,团洲乡位于华容县东南部,地处洞庭湖和藕池河交汇处,其东、南、北三面临湖,集雨面积50.15平方公里,一线防洪大堤20.8公里,被称为“湖南第一险”。


当地养殖户刘建忠向记者回忆,决堤的情况在近30年共发生过两次,一次是1996年,一次就是今年7月5日。


1996年决堤两个月后,洪水才缓慢退去。那年刘建忠还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是村里第一批水产养殖户。看着被夷为平地的家和鱼塘,他只悲伤了一会儿,便开始在水坑里捡鱼捡虾,准备重新开挖池塘。“当时觉得,还年轻,日子总要过下去。”


此后几年,他四处打零工,帮人清洗池塘、割谷子、摘棉花……他还要重新经营新挖的鱼塘。“今年养一条鱼赚了钱,明年就养两条鱼,如此类推。”直到2003年,刘建忠终于还完了外债,自那以后日子才逐渐有了起色。至今年7月5日,决堤再次发生之前,刘建忠的鱼塘已有十八亩。阅读全文>>>


更多阅读:


图个明白丨洞庭湖决口抢险77小时 成功合龙后还要做什么?




“在这个冲突不断增加的世界里,国际人道法必须得到更好的尊重。因为如果它得不到尊重,和平与稳定就很难实现。”7月7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史德林(Balthasar Staehelin)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史德林。新京报记者 谢莲 摄


最近几年,全球冲突频发,平民遇害、民用基础设施遭袭、成百上千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全球人道局势不断恶化。在今年的世界和平论坛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组织举行了“在武装冲突中遵守人道规范”的小组讨论。史德林在讨论中表示,遵守国际人道法必须成为一个政治要务,国际社会在这方面的共识必须得到加强。


史德林1993年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此后曾在中东、非洲、巴尔干地区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日内瓦总部工作,对于一线人道工作及相关的外交谈判、危机管理、数字化转型都有深入研究。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史德林表示,当前许多战争与冲突都变得长期化,这让人道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而要减轻现代战争、冲突中的人道灾难,所有签署《日内瓦公约》的国家需要抛开地缘政治分歧,把尊重国际人道法作为政治优先事项。此外,需要对国际人道法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战争现实。阅读全文>>>


编辑 孙琳智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刘越

热门评论
166****6255
7天前
新闻8点见👍👍👍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