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落成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4-07-08 20:12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近日,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正式落成。


据悉,“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额尔古纳市共建,面向油菜大豆生产主战场,聚焦推动内蒙古油菜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总建设面积500亩,建有综合实验楼和高标准试验田。自建设以来,已引入以王汉中院士领衔的油料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继开展特短生育期春油菜生物育种、短生育期油菜-大豆高效轮作模式等研究工作。目前,王汉中院士团队在该试验基地正开展超8000份多样性丰富的特短生育期油菜双单倍体系育种鉴定,相当于常规育种6400万个重组株系的育种规模和效率。仅58天生育期内,超过80%的双单倍体系就进入了盛花期,为“北亚油谷”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呈现出美好前景。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半壁江山,在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战略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北纬45度以北的亚洲地区,包括我国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部分区域,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十分丰富,2023年,内蒙古大豆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为1347万亩、390万亩,大豆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油菜面积位居我国春油菜首位,且种植面积的85%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等高纬度地区。


据介绍,“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将致力于开发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油菜大豆品种和生产技术,促进内蒙古盐碱地油菜大豆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提升。此外,内蒙古和黑龙江作为我国大豆最重要产区,大豆连作障碍明显,土壤质量连年下滑。种植油菜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后茬作物产量。“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有望形成一套高效的大豆-油菜轮作模式,在落实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前提下,保障“北亚”黑土地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还有超15亿亩待开发利用耕地,可用于发展短生育期春油菜和短生育期春大豆生产,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北亚油谷”。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是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内蒙古及周边省区的油料产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意义重大,也对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料产业发展以实现我国油料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海尔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启动 累计行业最多
企业资讯
我国渤海又一亿吨级油田投产
时事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合肥启幕,三大亮点赋能“气象+”产业
财经
国内首款!中硼医疗自主研发BNCT治疗产品+3,拟明年申报注册
企业资讯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耐盐碱藜麦育种项目成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受邀参加安徽自贸试验区康养产业对接活动
企业资讯
先行先试成果丰硕 开放发展活力尽显—北京自贸试验区迈上高水平发展新台阶
北京
中南大学科研部部长李启厚:有组织的科研,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企业资讯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新京号
Mom's Garden百草园以“0泻药”破局,百草园AKK益生菌首战斩获1400万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