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脚下,昌平区发布长城资源复核调查与保护发展报告
2024-07-08 20:11

订阅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1984年7月,“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启了社会集资修复国家重点文物的先例。倡议活动40周年之际,近日,由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居庸路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守护长城的专家、学者、乡村代表相聚一堂,围绕“千年关城·居庸关 长城多元文化保护传承”主题,共话居庸关发展新路径。
近日,“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40年活动居庸路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居庸关脚下举办。通讯员 向凌潇 供图
研讨会上,《北京市昌平区长城资源复核调查与保护发展报告》发布,该书对昌平区2006年长城资源调查、2021年长城资源复核调查成果进行总结,明确昌平长城保护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与措施,弥补了2006年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未能正式出版的遗憾。
据悉,近年来,昌平先后完成了居庸关附属建筑叠翠书院、户曹行署等文物抢险修缮,并启动了居庸关长城东山长城南关闸楼至5号敌楼中段城墙南侧危岩体加固、1号敌楼抢险修缮、永丰仓保护修缮等工程,同时,深化高校合作,助力居庸关活化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
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介绍,接下来,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对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逐步由关城保护扩大到关沟保护和整个居庸路防区保护以及文物活化利用,推动长城文化的保护与整体的文旅融合发展。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