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圆明园等421处列入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磊
2024-07-02 10:47
该名录是继首都功能核心区两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布后的又一名录。

近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将圆明园等421处传统地名列入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今起对社会公布。该名录是继首都功能核心区两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布后的又一名录。

 

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进行精心考证和价值评估


地名不仅具有空间指位作用,还是构建完整历史发展脉络与承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山五园是始建于辽金、形成于清鼎盛时期,以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和畅春园。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持续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2023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海淀区政府,组织开展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的研究和评估工作。在对三山五园地区历史与文化发展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方查找的历史文献、古地图资料等,对三山五园地区地名的出现年代、得名由来、历史沿革进行精心考证,深入发掘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从历史、文化、艺术等角度分别对清代皇家园林地名、赐园私园地名、山川地名、近现代教育地名以及其他文物古迹地名等进行价值评估,综合考虑地名产生和使用年代、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地名现状与影响力等因素,筛选出圆明园等421处地名,列入三山五园地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421处传统地名类型丰富多样,厚古不薄今


据介绍,此次列入保护名录的421处传统地名,类型丰富多样,包含了三山五园地区主要的地名类型。历史上的三山五园形成了“三山五园为核、赐园私园集群、山林稻田抱拥、水网御道串联、村镇寺庙棋布、八旗环列护卫”的独特格局,与之相对应,保护名录也包括了园林地名、山川地名、道路交通地名、村落旗营地名、近现代教育地名以及其他文物古迹地名等6个类别。这些地名具有指位功能,可以标识事件发生地点、勾勒重点区域轮廓、凸显三山五园地区的主体结构。

 

此次列入保护名录的421处传统地名,空间分布广泛,涵盖了新总规中确定的三山五园地区68.5平方公里范围。所选名录不仅包括了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等五大皇家园林地名,还包括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山地及昆明湖等水域名称。此外,散布于园林与山水之间的还有村落、旗营、道路、文物古迹等地名,这些地名成点、成线、成面分布,织补连缀,构建出一幅完整的三山五园画卷。

 

此次入选保护名录的地名,出现年代上可追溯到辽代,如香山(北辽皇帝耶律淳死后,“葬燕西香山永安陵”);辽金元及明代也有较多地名留存,如金代的玉泉山、元代的碧云寺、明代的杰王府等。名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前地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注重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地名的收录。三山五园地区的许多重要道路,如颐和园路、成府路、香山路等,之前没有名字,新中国成立后对这些道路进行了修整并作了命名,体现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时间上古今延续,厚古不薄今。

 

三山五园地区具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保留了大量红色地名。为了能够展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名录对重要事件相关地名进行了收录。如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从到达清华园车站,经过成府路、清华西路到达益寿堂,再经过青龙桥东街、青龙桥、香山路到达香山,进驻双清别墅和来青轩,并利用丽瞩楼、思亲舍、镇南楼、镇芳楼、小白楼等作为办公场所,这些地名连缀起来就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完整叙事,它们的保存和保护,有利于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将传统地名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项重要探索,在国内外均具有创新意义。2024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海淀区政府将继续组织开展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的编制工作。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的陆续公布,表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日益走向深入。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轴线申遗成功入选,去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公布
北京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公示
北京
广西高端局!宾阳炮龙节,凭什么能成为“全球最燃节庆”?
新京号
关于文物工作,今年京津冀三地将重点推进哪些项目?
时事
“大戏看北京”春节特刊暨2月文艺资讯丨新春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娱乐
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北京发布重磅规划
北京
实施五大行动40个重点项目,海淀区文化建设大会发布重磅举措
北京
你可知澳门(Macao)?
新京号
北大的树,究竟多少岁?
新京号
北京扎实做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