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钱”景向好,昌平十三陵镇“林下菌菇”助力村民增收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2024-07-01 15:07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十三陵镇位于昌平山区,除了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这里也以广阔的林地资源著称。近日,记者从十三陵镇获悉,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十三陵镇探索“林下套种”新模式,发展菌菇种植项目,在有效利用林下闲置空间的同时,为镇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了增收。

 

十三陵镇的林下棚内,榆黄菇已经相继成熟。通讯员 贾凡 供图

 

作为试点,在十三陵镇绿都集体林场的两座菌菇大棚里,榆黄菇和平菇已经相继成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整齐排列的菌菇大棚上。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袋整齐地摆放着,菌菇从袋中探出头来,有的已经长得肥硕饱满。棚外,阳光灿烂、绿树成阴;棚内,工人们手法熟练,动作迅速,将成熟的菌菇采摘装箱。

 

张海鸥是这里的技术员,也是十三陵本地人,林下套种让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为了确保菌菇的生长环境,张海鸥每天都要进棚几次,“我们严格把控棚内湿度、温度和通风情况,每天都进行各项环节监测,确保菌菇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菌菇对于环境湿度的要求很高。张海鸥介绍,棚内还设置了自动喷洒水雾系统,每天早、中、晚进行喷洒,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温度感应器则实时显示着棚内的温度,确保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

 

据悉,两个大棚总面积达280平方米,榆黄菇成熟得早,每天能采收270斤左右。平菇长势较慢,现在也陆续成熟,预计7月上旬将进入丰产期。“我们以林地资源为依托,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食用菌优良品种,积极探索林间作物套种的新方式。”绿都集体林场场长张立英表示,“这不仅能增加林地的附加值,还能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头条 | 值得期待!这是界首人的2025大“红包”!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中央、省级媒体看阜南】新华社对话“希望的田野”!点赞阜南利民村
新京号
新华社对话“希望的田野”!点赞阜南利民村
新京号
一个远郊农业区的“高大尚”追求
时事
【四兴乡村】在遵义乡村,“改变”正在悄然进行
新京号
仙游:农文旅三位一体 赋能乡村振兴
新京号
林下闲置地为百姓增收,大兴林下经济达到1.5万亩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