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嫦娥六号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新京报 记者 姜慧梓 编辑 樊一婧
2024-06-27 16:16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6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卞志刚回顾了嫦娥六号任务从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到嫦娥六号返回地球的53天历程。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卞志刚表示,这是一次探索之旅、创新之旅、合作之旅。


此次嫦娥六号选择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东北部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这是月球上已知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科学家将对从此处钻取和表取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由于月球背面的地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宇宙早期环境充满神秘,有望发现更多太阳系和月球演变等重大科学奥秘。


同时,嫦娥六号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同时,月面展示国旗所用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智能移动相机等新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领域。


在合作方面,此次任务与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开展了4个科学载荷合作,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任务成功后,多国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国际同行和友人发来祝贺,并期待深化合作。卞志刚表示,中国鼓励国内外科学家联合开展月球样品与数据的科学研究,力争获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卞志刚表示,后续嫦娥七号、八号,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三号等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国家航天局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
第一看点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总设计师透露“月球建房”
北京
充分认清我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巨大优势
北京
一周碳要闻:工业供热“绿”变记(碳报第145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三桶油”ESG报告有哪些信号(碳报第144期)
财经
两会院士说|王赤:建议推进空间天气保障能力建设
时事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启幕,北京乐山双城联动打造戏剧盛宴
娱乐
他带领北大学生,连夺两次世界冠军!
新京号
北大科技创新年,迎来开门红!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