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颍上县润河镇振兴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办结,现已拆除复耕完毕。”6月24日,正在安徽省阜阳市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综合监管平台指挥中心执勤的王光耀收到反馈信息。至此,这起通过平台预警发现、执法人员线下核查、系统运转办理的违法占用耕地线索得以闭环解决。
天上看、地上查、掌上办,去年5月份,阜阳市在全省率先上马的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综合监管平台正式运行。一年多来,同处置振兴村该问题类似,平台已处置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296起、累计保护耕地面积381.6亩。
智慧监管系统护航百亿江淮粮仓,阜阳创新探索的耕地保护综合监管模式不仅引来各地参观学习,还入选了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在省内部分地市推广。
监管 1399套高点视频市域全覆盖
阜阳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超946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以不到全国0.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近1%的粮食。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当标兵、走在前是阜阳的硬核担当。然而,和不少地方一样,阜阳在耕地保护时不同程度存在人员少、装备差、违法发现迟、整改难等问题。因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突出,2018、2019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约谈。
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2021年,阜阳在全省率先上马了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综合监管平台。依托遍布城乡的铁塔基站,平台建设了1399个视频监控点,并通过数据互联互通,让破坏耕地行为无处遁形。
“每个监控点都搭载有高空摄像头,覆盖方圆2公里范围,借助视频自动巡航和全天候在线优势,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可识别工程机械、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红砖以及取土等用地情况,结合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及时研判、自动抓拍疑似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市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指挥中心负责人陆林介绍,然后,平台整合自然资源和国土系统镇村监管力量,实现了“技防+人防”的有机结合。
为及时高效处置,平台还开发上线了“阜地监管”APP。只需轻轻一点,手机就和平台互联互通,能实时查看全市耕地俯拍监控画面,想看哪里,可以实时放大、缩小,各种细节清晰可见,还可根据权限实时对任务派发、举证上报、问题审核、跟踪反馈、整改处置等全过程闭环销号管理,监管记录可追溯,确保问题有整改、事事有反馈。
“一套智慧系统,让阜阳耕地保护形成了人防技防协同化监管机制。”陆林说,平台运行后,实现了自动巡查、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分析、自动预警、自动推送,大大缓解基层巡查压力,同时提高了巡查的精准度,构建起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智慧监管机制,这是阜阳充分运用数字赋能、创新耕地保护源头智治机制的有益尝试。
响应 快速及时闭环办理全处置
早在5月5日,刚刚破土进行地基施工的颍上县润河镇振兴村村民金某,就被阜阳市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综合监管平台的高点视频监控系统预警:涉嫌违规占用耕地。随后,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将预警信息派发给颍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润河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经当地执法人员现场核查,金某在宅基地上建设住房时,未经批准违法占用了一分耕地,当即对其进行制止,并要求限期复耕。
“要是金某把楼房盖起来,那时再进行处置,成本和难度都会大大增加。”润河镇党委委员朱少宝介绍,乱占耕地等违法用地一旦形成事实,制止、查处以及整改难度非常大,易引发社会矛盾,造成资源浪费。这种借助智慧化手段的早期监管介入,实现了早发现、早处置,大大降低了基层执法的难度。
天上看、地上查、掌上办,阜阳还探索了耕地保护工作专班“常态化”管理机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负责平台运行,形成自动巡查、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分析、自动预警、自动推送,第一时间派发、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整改,同时兼具网上办公、外勤人员与指挥中心视频互联等功能的技防人防举措,形成以市级指挥中心为核心、高点视频监控为依托、县级监控中心为枢纽,基层自然资源所为支撑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耕地保护信息化平台运行后,全域范围内土地半日内可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预警,1个工作日推送到相关单位处理,责任单位最迟3个工作日调查核实结束。”陆林介绍,借助平台,违法占用耕地的监管达到了审查高效、处置迅速,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探索 耕地保护智慧监管精细治理新路径
信息化赋能,阜阳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综合监管平台效果立竿见影。自平台运行以来,已发通报48期、提示函3份,累计下发有效预警线索750条,及时制止违法用地296宗,累计减少违法面积381.6亩,全市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同比下降89%。
平台的有效运行,不仅缓解了基层执法的压力,也通过完善的闭环办理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促进人民群众耕地保护意识的提升。
作为一个信息化的“中枢大脑”,平台还汇聚了自然资源“一张图”、“云查询”等海量的数据,集合了行政区划、影像地图、土地地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批供等信息。平台强大的功能,先进的监控技术,也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除用于耕地保护,还辅助卫片执法、变更调查、土地整理等自然资源业务工作,实现一平台多用途;在自然资源部门之外,已与公安、环保、水利等部门及部分乡镇进行数据资源共享,助力“数字阜阳”建设。
平台的高效运行引起各方关注,目前已有多地市来阜考察调研,滁州、六安、马鞍山等地已展开推广。2024年5月,这种平台监管模式还入选了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完善运维机制,放大平台效应。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拓展铁塔视频监测系统功能应用,以保护耕地为重点,汇总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需求,开发相应功能应用模块,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为政府科学、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阜阳日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