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五问南方强降雨: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南方到底下了多少雨?
新京报 记者 王景曦 编辑 樊一婧
2024-06-25 12:57
近期南方的梅雨有多“暴力”?雨要下到何时?暴雨频发,公众如何应对?

6月24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首个暴雨红警,比去年的首个暴雨红色预警(2023年7月29日)提前了一个多月。预计,未来几天,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持续强降雨,局地特大暴雨。

 

自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等地频遭强降雨侵袭,近期南方到底下了多少雨?强降雨的核心区在哪儿?遭遇强降雨如何避险?6月24日,中国气象局组织“24日-27日强降雨过程”媒体通气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题1

近期南方的梅雨有多“暴力”?

 

6月17日和6月19日,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分别进入梅雨期。自入梅以来,江淮、江南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倍以上。6月17日以来,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的降水量较大,目前已经超出常年平均水平50%以上,局部地区甚至偏多一到两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本月以来,我国主要雨带经历了阶段性调整。第一阶段为6月9日至18日前后,降水集中在华南北部到江南南部一带。这一阶段广西、广东、福建出现了持续性的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降水累计量较大,个别站点超过800毫米。

 

第二阶段为6月18日至今,雨带相对稳定在江南北部到江淮地区之间,每天有小幅摆动,但是降水核心区始终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

 

昨天,雨带从云南东北部、贵州一直延伸到江南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局地出现大暴雨。6月24日9时至10时,湖南长沙单小时降雨量达65.1毫米,打破6月纪录。

 

问题2

南方目前遭遇的这场强降雨在时间、空间上如何分布?

 

这一轮强降水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时间长,主体雨带相对稳定、空间集中。预计6月24日至月底,江淮、长江中下游至江南北部等地仍有持续性强降雨,局地有大暴雨来袭。

 

陈涛进一步解释,由于副热带高压牢牢盘踞在华南一带,同时有冷空气南下,梅雨锋的位置变化幅度比较小,强降雨中心稳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降雨重叠度比较高,局地累计降雨量比较大。

 

陈涛表示,这次雨带有夜间降水明显增强的特征,这也是我国的一个特点,最强降水往往发生在后半夜到早上。从雨强特征上来说,短时降水量普遍不是特别突出,每小时降水量一般以20毫米到50毫米、局地70毫米到80毫米为主,但是因为降水持续时间长,导致总的量大。

 

问题3

未来主雨带走势如何?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介绍,今起四天,由于副热带高压较为稳定,西南暖湿气流持续提供水汽,主雨带仍盘踞在长江沿线,其中安徽、江苏等地雨势强劲;且由于动力条件较好,南下的冷空气将与暖湿气流发生激烈对峙,易激发强对流天气。

 

28日至30日,西风带上有短波槽东移,配合梅雨锋上气旋发展,主雨带会有所摆动,由前期的东西走向转为西南-东北走向,西段雨带向贵州南部、广西一带南压,东段雨带还具有不确定性。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暴雨核心区发生局地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灾害的气象风险高。

 

问题4

雨要下到何时?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6月24日至30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普遍可达大到暴雨,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甚至有特大暴雨。为此,中央气象台6月24日10时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也是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陈涛指出,考虑到未来24小时强降水仍然可能持续,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他介绍,本轮降水与此前降水地区重叠度高,降水量大,因此本轮降水致灾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据预报,7月上旬,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强降雨中心将从长江中下游转移至沿淮附近,华北南部、黄淮北部降雨呈增多趋势。

 

中国天气网分析,对苏皖北部及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来说,这场雨对缓解气象干旱较为有利;但河北、山西等地降雨较小,气象干旱仍将持续。

 

问题5

暴雨频发,公众如何应对?

 

未来一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等地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强降雨区重叠度高。

 

陈涛提醒,上述地区公众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预报预警的降水落区和强度等信息。住在山区附近的居民要注意强降雨可能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潜在气象灾害。城市居民要关注城市可能的内涝风险,尤其是强降雨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暴雨天出行切忌冒险涉水,尽量乘坐地上交通工具;避免与金属物接触以防触电,不到大型广告牌等临时搭建物下避雨,谨防高空坠物。

 

暴雨天行车避免驶入地势低洼及积水区,若周围环境有积水趋势及时驶离;若因积水发生被困情况,趁积水尚未堵住门窗,快速摇下车窗逃生;若已淹没车身,需借助安全锤等工具破窗逃生。

 

如遇洪水,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地转移;被洪水包围,及时与当地防汛、消防、公安部门取得联系,申请救援。如遇泥石流,要立即朝着泥石流垂直方向跑,且要向高处的山坡上跑。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关注丨南方多地遭遇暴雨洪涝灾害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一日之内连升三级 台风“摩羯”到底有多强?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
时事
新闻8点见丨超强台风格美或于周末影响京津冀;哈里斯猛批特朗普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遭遇的强降雨有多猛?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回顾嫦娥六号月背“挖土”之旅;AI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广东北江或有特大洪水;十问调休,这些问题需要搞清楚
时事
新闻8点见丨“80后”乘组出征,神十八瞄准明日20时59分发射
时事
00后摄影师镜头下的世界,刘屹靖:我要在中国追风暴,拍风暴
文化
黑龙江五常:稻田被淹之后
时事
在山川河流中重建人与城市的关系丨京华物语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