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年来,顺义区在生物医药领域,专注生产研发及贸易流通,已形成化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医药服务、智慧医疗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产业集群化初步显现,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制造业企业产值规模超百亿。
生产研发树立行业标杆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外景。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口服液生产线。
在生产研发方面,顺义区企业积极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以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为例,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于去年年底推出了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液(美佑童®),这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果,也为区域内药品研发树立了新的标杆。
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外景。
此外,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排名前三的行业龙头企业,中药配方颗粒产品销售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京康蒂尼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其1.1类创新药吡非尼酮胶囊单品种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公司在研项目——治疗肝纤维化的创新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三期,有望成为全球首款治疗肝纤维化的原研化学药。
迈基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检测。
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中国遗传疾病诊断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北京安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国际第二家)采取脉络膜上腔注射治疗湿性黄斑病变的企业。
企业的研发创新为顺义区在医药市场上的影响力增添了新动能。
医药贸易链接全球
在医药贸易方面,顺义区依托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优势,建立起以医药贸易为引领的产业集群。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内现有3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包括国药、上药、华润等,其中多家企业营收突破亿元,2023年进口医药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规模全国第一。
国药保税外景。
去年年底,国家层面明确支持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探索进口未在国内注册上市的罕见病药品,由特定医疗机构指导药品使用。目前,园区内罕见病检验检测机构、诊疗机构、医药进出口企业等关联企业初步形成了围绕罕见病筛、诊、治和罕见病药品进口、保税存储、研发检测、院内配送和使用的产业生态。
罕见病药品库房。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落实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要求,继伏索利肽和地夫可特后,将有更多罕见病药品通过天竺综合保税区交付到患者手中。”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扶持成功实践
顺义区出台了《顺义区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政策支持,形成了涵盖资金、人才、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体系,也助推了区域医药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顺义区将立足制造业基础和现有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以创新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为突破,以化药、现代中药、儿药生产研发为特色,以国际领先的医药、器械研发服务外包和流通服务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
记者、摄影 许金星
文编 郑彧淼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部分相关企业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