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中走向未来
新京报 编辑 张进
2024-06-21 14:11
如何重建或重塑工业遗产?这项工程既有关城市功能,也有关城市景观。《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以下简称《中国方案》)是对国内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故事的记录、思考。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活动上,该书举办了出版一周年座谈会。

6月2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方案》出版一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等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介绍该书出版情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出席本次会议。本次活动是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活动之一。

《中国方案》由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韩晗领衔编著,2023年1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同步出版中英文版。

《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韩晗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工业旧址是一座城市的遗产,其内容因工业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比如一般包括厂房、住宅、轨道和锅炉等。以北京为例,从城区到近郊、远郊,分布着各式近现代工业旧址。除了人们熟知的798、首钢园,还有更多正在形成中的遗产园区。比如由水泥厂改造而来的科研高地——“怀柔科学城”。在《中国方案》的调研和叙事中,读者可以读到怀柔水泥厂的更新方案。对该址的改造保留了厂区内的大量工业建筑,保留建筑规模约5.7万平方米,包括水泥筒仓、空中管廊、红砖外墙厂房等54处建筑。按照园区的统一风格设计了部分新建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整个项目对工业遗产重新进行开发利用。由丘成桐领衔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也已入驻怀柔科学城。这本书的内容兼有记录和反思,读者也能从中了解到怀柔科学城的候鸟式通勤给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高度依赖实验室工作的理工科技术人员)带来的不便,而这需要后期更多的综合配套建设。

全书有这样的故事100例。通过梳理和深研,该书归纳总结了我国若干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经验与路径。

座谈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在本次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主持人马宗武等与会专家共同认为,新时代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成就巨大,尤其是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在地经验,走出了一条重要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中国化路径。作为本书的编著者,韩晗补充到,工业遗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历史物证,它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再利用,具有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意义。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更新也正在成为中国城市景观重要的一部分。

(注:封面题图为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来自公号“海淀宣传”。)

撰文/罗东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

相关推荐
芜湖,叩开“时光之门”!
新京号
尹力到东城区、西城区调研城市更新工作,要求着力以城市更新强功能、促发展、惠民生
北京
芜湖何以蝶变?
新京号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沙龙举办 共探文明守护新路径
文化
石景山首钢园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十一假期开放
新京号
市委书记宁波率队赴南京,学习考察这项工作!
新京号
城市更新,芜湖大有作为!
新京号
五年之约
新京号
这场论坛,全球交响
新京号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在秀丽山水间感受千年文脉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